国台办正式官宣了!发言人朱凤莲说,福建和金门之间的通电、通气、通桥工程,前期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很快金门老百姓就能用上大陆输送的电、天然气,还能开车或坐车通过大桥直接到厦门。 8月13日,国台办的一则官宣,让不少关注两岸的人都兴奋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工程进度通报。 往细了说,这意味着用不了多久,金门的老百姓就能告别过去不稳定的能源供应,用上从大陆输送过去的稳定电力和天然气。 更让人期待的是,以后从金门开车或者坐车,就能通过大桥直接到厦门,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只能靠渡轮,遇上刮风下雨还得耽误行程。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是通个电、通个气、修个桥吗?有啥好大惊小怪的?但只要了解金门过去的日子,就知道这事儿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有多重要。 之前金门的电力主要靠自己的小电厂,不仅成本高,还经常因为设备问题停电,夏天空调开不了、冬天暖气供不上是常有的事。 天然气更是得从外地运过去,价格比大陆贵不少,普通家庭平时都舍不得多用,至于交通,渡轮虽然能走,但单程就得一个多小时,遇上恶劣天气还会停航。 现在“三通”工程一落地,这些麻烦事儿基本上都能解决,老百姓的日子能实实在在变方便、变舒心,而且这事儿不只是关乎民生,更透着两岸关系的特殊温度。 金门离福建最近的地方,直线距离也就几公里,从地理上看就是 “一衣带水”,可过去因为各种原因,两边的往来一直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这次通电、通气、通桥,表面上是基础设施的连接,实际上是把两岸老百姓的心拉得更近了。 以后金门乡亲用上大陆的电,烧上大陆的气,开车就能到厦门逛街、看病、上学,这种日常的交融,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让人感受到“两岸一家亲”不是虚的,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之前金门当地不少老百姓就特别盼着这几项工程能快点成,甚至有议员主动到大陆来对接相关事宜。 因为大家都明白,跟着大陆发展,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就像之前福建向金门供水,到现在,已经输送了好几千万吨水,彻底解决了金门缺水的难题。 再看非洲的贝宁和尼日利亚,这两个国家是邻国,边境线附近住着不少跨境民族,两边的老百姓本来就有亲戚关系,平时也经常互相串门、做小生意。 但以前因为边境关卡多,通关手续麻烦,有时候拉一车货物过去,光在边境等通关就得好几天,成本高得吓人。 后来两国商量着搞了“边境一体化”,不仅简化了通关手续,还修了连接两国主要城市的公路,甚至连电力都开始互相输送。 现在贝宁的农民把水果运到尼日利亚卖,当天就能往返,尼日利亚的商人去贝宁进货,也不用再担心路上耽误时间。 这些国际上的例子,说到底都在讲一个道理,不管是国家之间,还是地区之间,真正有价值的连接,从来都不是靠政治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建起来的。 福建和金门的“三通”工程,也是从老百姓的用电、用气、出行这些“小事”入手,最后实现的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受益。 而且往深了想,这事儿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某些人刻意制造的“两岸对立”的假象。 从供水到通电、通气、通桥,每一件事都在证明,两岸同胞的需求是相通的,利益是相连的。 老百姓的眼睛是亮的,谁真心为他们好,谁在搞虚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信源:央视新闻——2025-08-13——《国台办: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等前期技术准备已基本完成》
国台办正式官宣了!发言人朱凤莲说,福建和金门之间的通电、通气、通桥工程,前期技术
青橘小罐
2025-08-15 11:29:10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