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一场“宫心计”下的乌克兰困局 8月15号特朗普跟普京在凛冬

墨海听风的逐梦集 2025-08-16 00:06:59

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一场“宫心计”下的乌克兰困局 8月15号特朗普跟普京在凛冬之城阿拉斯加的会晤,究竟是不是一场拿乌克兰当垫背展开大国博弈的宫心计?当两位世界强人走进美军基地深处的密谈室,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被媒体称为“新雅尔塔”的会晤上——只是这一次,被讨论命运的,不再是战后欧洲的版图,而是乌克兰的主权与未来。 当地时间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十年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历史性会晤。这片曾属于沙俄、后以720万美元售予美国的冰原,如今再次成为美俄交易的象征性舞台。选择在此地会晤,本身就充满讽刺意味:1867年,阿拉斯加是和平买卖的“荒地”;而2025年,它却成了讨论以乌克兰土地换取和平的“谈判桌”。国际观察家不禁发问:这是否预示着,大国之间的边界,终究只是权力博弈的筹码? 这场闭门会谈以“一对一”形式开启,随后双方代表团加入,俄方阵容包括外长拉夫罗夫、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等核心幕僚,美方亦派出国家安全顾问与国务卿。议题直指核心——乌克兰危机的解决路径。据透露,特朗普在会谈中提出“互惠式领土交换”方案,即俄罗斯固化其在顿巴斯、赫尔松等地的占领,乌克兰则收回部分失地,并换取全面停火。而普京的回应则强硬依旧:乌克兰必须“完全撤出”其声称拥有的四州领土,放弃加入北约,并接受“去纳粹化”要求——这些条件,几乎等同于要求泽连斯基政权更迭。 更令人不安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未被邀请参与此次会谈。尽管特朗普在会前声称“若进展顺利,将立即召开三方峰会”,但这一表态被广泛视为安抚性说辞。事实上,从特朗普宣布会晤到普京启程,乌克兰始终被排除在决策圈外。泽连斯基在13日与欧洲领导人召开紧急视频会议时明确表示:“任何关于乌克兰的协议,若未经基辅同意,都是无效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美俄在阿拉斯加密谈时,俄军正从顿涅茨克方向向波克罗夫斯克推进,试图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军事筹码。 讽刺的是,就在会晤进行的同时,美军在阿拉斯加启动“北极边缘”和“极地匕首”军演,俄罗斯北方舰队也在巴伦支海集结14艘军舰。一边是领导人握手言和,一边是军队剑拔弩张,这种“谈打并行”的模式,凸显了美俄之间深刻的互不信任。俄罗斯媒体甚至质疑:让普京进入美军基地谈判,是否本身就是一种“软性威慑”? 欧洲的反应则充满焦虑与愤怒。法、德、英等六国联合声明,呼吁“不得牺牲乌克兰利益”,欧盟紧急召集外长会议,生怕美俄私下达成损害欧洲安全的协议。波兰议员直言:“今天卖乌克兰,明天就轮到波兰。”而匈牙利等国却对会晤表示欢迎,认为唯有谈判才能结束战争。这种分裂,进一步削弱了西方阵营的统一立场。 最终,会晤未签署任何实质性协议。俄方提前透露“预计不会签署文件”,仅表示将在联合记者会上通报成果。分析认为,最可能的结果是象征性停火或“冻结冲突”——一种暂时缓和但未解决根本矛盾的“表演性成果”。真正的赢家或许并非美或俄,而是地缘格局本身:它宣告了多边主义的退潮与强权政治的回归,也预示着乌克兰的命运,将继续在大国棋局中飘摇。

0 阅读:8
墨海听风的逐梦集

墨海听风的逐梦集

墨海听风的逐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