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精疲力尽的新四军2营准备夜宿黄土塘,不料刚进村,就和日军撞个满怀,此时主力还在后面,2营长急得不行,想悄悄撤退,又被发现,眼看就要被日军吃掉。 1939年5月的一个清晨,江南水乡黄土塘发生了一场意外遭遇战。疲惫的新四军二营本想安静休整,却在镇口与下乡扫荡的日军狭路相逢。兵力悬殊,主力未到,营长进退两难。这场原本可能演变成灾难的偶然碰撞,却因为指挥员的果断决策和战士们的顽强作战,成为了”江抗”东进途中的首次胜利,开启了新四军在苏南敌后抗战的新篇章。 1939年5月,新四军在江南的处境可以说相当艰难。日军占领了主要城镇和交通线,伪军遍布各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在暗中较劲。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新四军第一支队第六团500余人在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等的率领下东进,与梅光迪、何克希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第三路汇合,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由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何克希、吴焜任副总指挥。六团改编为”江抗”第二路,由吴焜任”江抗”第二路司令员。 5月30日,由吴焜率领”江抗”第二路主力部队王营春的第一营和廖政国的第二营,在肃清了常熟东乡十多个日伪军据点及匪伪武装后,宿营在黄土塘镇东南方不足500米处的小成上村子里。连日的作战让部队疲惫不堪,战士们迫切需要休息补给。黄土塘这个小镇看起来很安全,距离日军主要据点也有一定距离,是个理想的休整地点。 但是战争从来不会按照人的意愿发展。5月31日早晨,新四军一名炊事员来到黄土塘镇上采办货物,发现有日军乘船”扫荡”,于是火速赶回驻地报告敌情。这个发现让整个部队紧张起来。原来日军也选择了这个时候来黄土塘”扫荡”,双方在这个小镇撞了个满怀。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二营长廖政国的处境确实很尴尬。按照常理,遇到优势敌人应该避其锋芒,但现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日军很可能已经发现了新四军的行踪。更要命的是,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二营实际上是孤军作战。 吴焜作为”江抗”第二路司令员,这时候展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员的素质。他没有犹豫,立即做出了迎战的决定。撤退不仅来不及,还可能暴露主力的行踪,不如主动出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吴焜得到报告后,立即指挥一营和二营分头迎战。一营营长王营春立即指挥部队火速进入小成上村河堤阵地,准备打击进犯的敌人。 战斗很快就打响了。敌方参战兵力:日伪军200余人,而新四军方面也就是两个营的兵力,双方实力相当。但是新四军占据了地利优势,河堤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不久,敌人向一营阵地发起冲锋。敌我双方在相距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日军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新四军的主力部队,他们原本是来”扫荡”的,结果碰上了硬茬子。新四军的火力很猛,日军的几次冲锋都被打了回去。但是日军也不甘示弱,很快调来了援军。激战至中午,日军援军带着大批伪军赶到,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向一营据守的阵地发起猛攻,很快突破了一营守卫的桥梁,向一营阵地扑来。 这时候情况变得危险起来。日军人多势众,还有炮火支援,新四军的阵地开始受到威胁。桥头阵地的失守让形势更加严峻。但是新四军战士没有退缩,一营指战员英勇抵抗,和冲进战壕的日伪军展开了白刃格斗,危急关头,二营营长廖政国率部赶到,以机枪、手榴弹向冲到近前的敌人猛打,很快收复了阵地。 这场战斗打得相当激烈,双方都有不小的伤亡。但是新四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牢牢守住了阵地。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还有意外收获。正当新四军部队与日军奋力激战之际,国民党顽固派的”忠义救国军”派出1个支队,从侧后发起偷袭。“江抗”部队临危不乱,立即组织力量予以反击。在新四军的猛烈火力打击下,顽军迅速溃败。 这些国民党顽固派真是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新四军正在和日军拼命,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没想到新四军还有余力对付他们。这一下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江抗”部队经数小时激战,给日军、顽军以重大杀伤,毙伤日、顽军近百人,并迫使日军、顽军撤出战场。根据官方记录,作战结果:毙伤日伪军30余人。这个数字可能比较保守,实际伤亡应该更大。 黄土塘战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场小规模遭遇战。这次战斗,是”江抗”第二路获得的首次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更增强了苏南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于刚刚组建的”江抗”来说,这场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它证明了新四军有能力在敌后站稳脚跟,开展有效的游击战争。 这场战斗也展现了新四军指战员的过硬素质。面对突发情况,从司令员到普通战士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战斗素养。特别是吴焜的指挥艺术,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部署和果断决策,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抗战时,精疲力尽的新四军2营准备夜宿黄土塘,不料刚进村,就和日军撞个满怀,此时主
熹然说历史
2025-08-17 22:17: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