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红毯,压垮了西方媒体!扎哈罗娃:这帮骗子,快疯了。 就在特朗普铺开红毯,迎

天天纪闻 2025-08-18 11:26:49

一条红毯,压垮了西方媒体!扎哈罗娃:这帮骗子,快疯了。 就在特朗普铺开红毯,迎接普京的那一刻,比乌克兰更先崩溃的,是西方媒体的心理防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刚刚就此发表评论,一句话,就点明了这帮谎言制造机,现在有多么的错乱和疯狂。   这三年,西方媒体的“剧本”特别简单。从CNN到BBC,所有镜头都对准俄罗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个故事:俄罗斯已经被彻底孤立,普京成了人人喊打的“国际弃儿”。   但8月15日的阿拉斯加,特朗普用一条红毯彻底撕碎了这个剧本。当天,普京的专机降落在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特朗普亲自站在红毯尽头迎接,两人握手寒暄的画面通过全球媒体传遍世界。   更让西方媒体“破防”的是,美军B-2轰炸机和F-35战斗机编队从头顶呼啸而过,这种“武力与礼遇并存”的场景,直接打了那些宣扬“俄罗斯被孤立”的媒体一记耳光。   扎哈罗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脸”的机会。她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西方媒体现在处于“近乎疯狂的歇斯底里状态”。三年来他们拼命炒作俄罗斯的孤立,结果却看到美国为普京铺上红毯,这种反差让那些“谎言制造机”彻底乱了阵脚。   其实,西方媒体的尴尬从会晤前就开始了。特朗普选择阿拉斯加作为会晤地点,本身就意味深长。这里曾是美俄领土争端的焦点,如今却成了两国领导人对话的舞台。   俄罗斯媒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称此次会晤是“俄罗斯突破西方孤立的关键一步”。俄新社甚至提到,特朗普邀请普京乘坐自己的专车,这种“非常规”的外交礼仪,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从未出现过。   更让西方媒体难受的是,俄罗斯官方媒体全程高调报道此次会晤。俄24电视台用“红地毯、握手以及全球媒体的聚焦”来证明普京的国际影响力,塔斯社则强调美军F-22轰炸机为普京专机护航的细节。   这些画面与西方媒体三年来的叙事形成鲜明对比,让那些“俄罗斯被孤立”的报道显得格外可笑。   西方媒体的“翻车”还体现在对会晤细节的解读上。CNN承认铺红毯是“表示尊敬”,但又试图用“两侧停放F-22战机”来暗示美国的“威慑”。这种自相矛盾的报道,反而暴露了他们的尴尬——既想维护“俄罗斯被孤立”的叙事,又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普京的高规格接待。   民主党人的反应同样耐人寻味。他们指责特朗普“讨好普京”,甚至称此次会晤是“给普京颁发终身成就奖”。这种情绪化的攻击,恰恰反映出他们对西方媒体叙事崩塌的恐惧。   毕竟,三年来他们依靠“俄罗斯被孤立”的谎言来巩固自身政治立场,如今这个谎言被特朗普亲手打破,他们的“道德高地”也随之崩塌。   俄罗斯方面则毫不掩饰对此次会晤的重视。普京在会晤中提到美俄是“近邻”,并特别指出阿拉斯加州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和美军基地公墓里安葬的俄罗斯飞行员,暗示两国历史上的合作。这种“历史牌”的打法,让西方媒体的“孤立叙事”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欧洲国家的反应同样值得玩味。德国《柏林日报》直言,欧洲在这场涉及自身安全的博弈中沦为“被动的旁观者”。德国总理默茨此前试图协调美欧立场,提出乌克兰必须参与谈判,但这些诉求在美俄会晤中几乎未被提及。这种“被边缘化”的感觉,让欧洲媒体对阿拉斯加会晤的评价充满酸味。   更让西方媒体难受的是,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并未因制裁而减弱。此次会晤后,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透露,两国正在讨论恢复航班联系,这对被西方制裁三年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也显示出他对美俄私下交易的担忧。   阿拉斯加红毯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打破了西方媒体的叙事,还对国际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些长期受西方媒体影响的民众,开始重新审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而中立国家则从中看到,美国的“孤立俄罗斯”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远超西方媒体的简单叙事。   扎哈罗娃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她指出,西方媒体的谎言之所以能持续三年,是因为他们控制了国际舆论的话语权。但阿拉斯加的红毯让这种话语权出现裂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西方媒体的可信度。这种质疑一旦形成趋势,对西方媒体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回顾整个事件,阿拉斯加红毯不仅是美俄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更是国际舆论场的一个分水岭。它让人们看到,西方媒体的“孤立叙事”不过是纸老虎,真正的国际政治远比他们描绘的复杂。而扎哈罗娃的反击,则为这场舆论战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全世界看到了西方媒体的虚伪和俄罗斯的韧性。  

0 阅读:237

评论列表

锐評

锐評

2
2025-08-18 15:44

好戏开场,我们要做最困难的准备?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