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4岁云南女子瘫痪在床,且无父无母,相恋12年的男友,每天给她做饭洗

如梦菲记 2025-08-18 15:10:42

2015年,34岁云南女子瘫痪在床,且无父无母,相恋12年的男友,每天给她做饭洗澡,对她不离不弃,谁料,2017年,她却告诉男友:“我不想拖累你了,送我回老家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初,寒气还没有褪去,邓凤英的生活却已经被彻底压垮,她才三十四岁,身体却像是被突然夺走了力气,从关节隐隐作痛到彻底瘫倒在床,她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行走。   她的命运似乎从小就注定不顺,父母早早分开,各自另组家庭,她像个不需要的孩子,被寄养在亲戚家,吃着别人剩下的饭长大。   她本来以为,成年后靠双手打拼,至少能换来一点属于自己的安稳,没想到病痛还是在中年时狠狠拉住了她的脚步。   她和熊超已经在一起十二年,两个人相识在工厂流水线旁,那时候日子虽然清苦,却能在忙碌和琐碎里找到依靠,熊超比她年长几岁,不爱说话,却常常在工作间隙帮她分担力气活。   慢慢地,他们成了一对,没去领证,但在工友眼里早就是夫妻,两人租过最便宜的平房,床只是几块木板拼的,冬天透风,夏天闷热,可日子在一碗热汤和一张小桌上也能过得踏实。   那份简单的生活,是他们共同守着的希望,病倒之后,生活的重担几乎都压在熊超身上,白天他在工地扛水泥,背着一袋袋比人还高的货,晚上拖着酸痛的身体回到出租屋,还要为她煮饭、擦身、帮她翻身按摩。   屋里常年堆满药瓶和膏药的味道,他从来没有嫌弃过,亲友劝他放弃,说他年轻,还能再成家,可他只是一笑,照旧日复一日地守着她。   外人只看到他在付出,可她看得更清楚,那些深夜里他默默叹气的背影,那些皱纹爬满额头的痕迹,都是因为自己。   随着病情加重,她几乎所有的生活都要依赖熊超,起初,她心里满是感激,觉得自己有幸遇见了这样一个男人,但时间越久,愧疚就越发沉重,她越来越清楚,这段关系已经变了味。   爱情在长年的辛苦里变成了一份不容推脱的责任,而责任终究比甜蜜更沉重,她不敢奢求他还能像从前一样怀揣希望,也明白他坚持留下是因为心里放不下那十二年的感情,可是她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拖累。   这种感觉让她夜里常常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发呆,身体的痛苦尚且能忍,心里的煎熬却无法排解,她看着熊超的头发一缕一缕变白,看着他回来时满身灰尘,手里却还提着最便宜的药,心里像被石头堵着。   她不想让他就这样陪自己在困境里消耗下去,于是,在2017年的一个清晨,她终于开了口,她告诉他,送自己回老家。   语气平静,但心里清楚,这是割裂两人十二年感情的决定,那一刻,她既心痛,又觉得轻松,她不愿再拖着他走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熊超沉默许久,眼眶红了,但还是点头,他知道,她说的是对的,之后,他联系了救助站,也找到了民警帮忙查户籍,邓凤英已经很多年没回过故乡,连村名都记不清了。   靠着零碎的记忆,终于在档案里查到她的身份,救助车开到家乡时,村干部和亲戚们都来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多年未见,她早已病弱不堪,但终于落在了土地上,不再飘泊。   乡里给她安排了一间空房,政府为她办了低保,每个月能领到四百多块,卫生院的医生隔三差五上门帮她做理疗,说只要坚持,还能坐上轮椅。   虽然身体依旧孱弱,可这比孤身一人困在出租屋要好太多,至少,她能在村头晒晒太阳,看见炊烟升起,听到熟悉的乡音,那些久违的生活气息让她重新有了安定感。   熊超陪她到最后一刻,把积攒下的三千块钱塞进她的包袱里,说这是这些年打工留下的,他目光闪烁,不敢多说,转身离开时,背影比任何时候都沉重。   她没有挽留,心里很清楚,他该去迎接新的生活,那里有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家,她能做的,是让他放下这份沉重的牵绊。   此后,她的日子简单而安静,每天摇着轮椅在村口坐一会儿,常常有人过来打招呼,她总是微笑着回应,有人问她,恨不恨他另娶,她只是摇头,说他照顾了自己这么多年,做得比亲人还多。   她心里没有怨,只有感激,屋里墙上还挂着一张老照片,纸张已经泛黄,那是当年贴喜字时留下的合影,旁边放着另一张,是救助站送她回乡时的大合影,两个镜框,就像她这一生最重要的见证。   爱情有时候并不等于白头到老,它可能是一段艰苦日子的守护,也可能是最终选择的放手,邓凤英明白,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病痛夺走了她的身体,却没有夺走她最后的尊严。   2015年的崩塌让她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而2017年的告别,则让她找回了心灵的解脱。   这就是她的人生,苦涩中带着温情,那十二年的相伴,哪怕未能走到终点,也依旧值得一辈子铭记。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湖南卫视寻情记——身患重病选择离开,女子是否找到回家的路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