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接近中国,当年可以说都差不多。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中印两国经济规模差不多,谁也没拉开谁。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81年中国GDP约1955亿美元,印度1934亿美元,就差那么点;1982年中国2054亿美元,印度2007亿美元,还是咬得很紧。可谁想到,四十年过去,中国甩开印度好几倍,这差距让一些印度人心里不是滋味。到底啥原因让他们这么纠结? 印度不少人,总觉得中国发展太快,心里不平衡。早年间,印度自认在民主制度、文化底蕴上高出一头,可经济数据一摆,差距就出来了。到2000年,中国GDP已经是印度的2.5倍;2010年拉到4倍;现在更是5倍多。这不光是数字问题,还牵扯到国家自信。印度媒体和学者老爱说中国领先不了多久,可现实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一步步从贫困走向富裕,建起高铁网、5G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这种自信不是啥好事,早就在历史上露过底。拿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来说吧,那年印度军方自以为是,认为中国边防部队弱,后勤跟不上,还面对多线压力。结果,10月20日中国被迫自卫反击,一个月内击溃印军,印度损失上千士兵,还丢了阿克赛钦地区。战后,中国主动停火撤军,可印度没吸取教训,反而把失败包装成“精神胜利”。这套路,到现在还玩得转。 再看最近,2025年5月印巴冲突又上演了老戏码。4月22日恐怖袭击后,印度5月7日发动导弹打击,打算速战速决。巴基斯坦反击猛,击落印度多架战机,瘫痪电网,造成巨大损失。四天后停火,印度输了阵,却全国搞庆祝,宣称大胜。莫迪政府发起“三色朝圣”活动,宣传军队“英勇”,民众跟着起哄。这不就是“丧事喜办”吗?明明战场上吃亏,嘴上还硬得很。 印度这种心态,根子在殖民历史和宗教影响上。英国殖民留下的“优越感”,让他们总觉得自己是老大。可现实呢,中国专注自力更生,印度还在纠结怎么跟大国套近乎。印度挑衅中国,一是为转移国内矛盾,二是想证明自己和中国一个级别。可数据摆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印GDP还差不多,现在中国是印度的五倍,印度人自然不服气。新加坡李光耀就说过,别把印度和中国搁一块比,印度永远是“未来的国家”,潜力大但实现不了。他尊重印度,但直言印度官僚多、效率低,赶不上中国。 中国从不把印度当对手,外交部总说,我们的目标是超越自己,造福人民。不像印度,总爱和中国比高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欢迎印度加入“一带一路”,一起搞贸易。可印度要是不改那股子嫉妒劲儿,继续搞小动作,关系难改善。中国人民对国家前景有信心,继续努力,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走和平道路,维护主权,推动亚洲稳定。印度若放弃敌视,转向合作,两国都能共赢。
印度之所以恨中国,说白了还是嫉妒,因为在1981年,1982年,印度GDP都无比
蕊蕊聊过去
2025-08-18 19:03:21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