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言: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的产物,20个邻国各个都比猴精…… 中国国内发展势头强劲,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可一到国际层面,尤其是周边地区,形势就变得扑朔迷离,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这种反差让人感慨,国内一片祥和,对外却需处处小心。 摊开地图一看,中国陆地邻国就有14个,按顺序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总数加起来接近20个。这在全世界大国里是独一份,邻国多,意味着利益纠葛也多。 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在多个场合直言,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历史根源。过去王朝时期,国家实力相对薄弱,边疆治理松散,边界划分不严谨,导致许多领土争议遗留下来。清朝晚期,外来列强入侵,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搅乱了地缘格局。这些历史产物,到今天还影响着周边关系,每个邻国都精于算计,外交上灵活多变,总想占点便宜。 拿中印边界来说,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悬而未决。那条殖民时代单方面划的麦克马洪线,一直是藏南地区争端的导火索。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双方军队对峙加剧,虽然通过多轮谈判缓解,但2025年上半年仍不时有摩擦报道。印度方面借此拉拢外部势力,试图施压中国,但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对话解决,维护边境稳定。 东北亚这边,中日韩关系更是剪不断理还乱。历史遗留问题如钓鱼岛争端,时常引发外交风波。日本在2024年加强与域外国家的军事合作,声称维护“航行自由”,实则针对中国。中方多次重申钓鱼岛主权不容侵犯,同时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2025年3月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日需构建契合新时代的双边关系,避免小事酿成大祸。 南海问题更是个火药桶。越南、菲律宾等国在九段线内频繁活动,2024年越南与外部能源公司签约开发油气,菲律宾则在仁爱礁、黄岩岛附近反复挑衅。域外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加入联合演习,打着“自由航行”旗号,实际是想搅局,削弱中国主权主张。这些举动让南海局势紧张,但中国坚持通过双边协商和东盟机制管控分歧。 除了这些热点,阿富汗、缅甸等邻国内部不稳,也波及中国边境安全。2021年阿富汗变局后,恐怖势力抬头,中国加强边境管控,同时提供人道援助。缅北冲突持续到2025年,中国积极斡旋,推动和平谈判,维护地区稳定。 面对这么复杂的周边,中国展现出战略定力。军事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南海岛礁设施完善,提升防御能力,形成可靠威慑。经济上,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中亚、南亚,铁路、管道项目联通各国,2025年数据显示,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一体化合作。 这些举措不是逞强,而是用发展换空间。金灿荣院长强调,中国几乎在为全球分担压力,其他大国可能只对付一两个对手,中国却面对整个阵营。一带一路不光带去资金和技术,还促进共同繁荣,化解潜在矛盾。比如与越南、马来西亚的油气合作谈判,逐步推进互利共赢。 当然,风险还在。一些邻国民粹情绪高涨,可能为国内政治而冒险。全球经济下行、资源争夺加剧,新科技革命改变军事平衡,这些都像悬剑,随时可能落下。中国需保持清醒,战略上以我为主,坚持和平发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构建命运共同体。截至2025年,已与17个周边国家达成共识。面对大国博弈,中国不挑事,但绝不怕事,通过多边平台如东盟、上合组织,贡献中国方案。
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言:中国周边环境最恶
蕊蕊聊过去
2025-08-18 19:03: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