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通过团长王昆的努力,程琳调入了东方歌舞团。之后,程琳与侯德健合作,程琳演唱了侯德健创作的《熊猫咪咪》《新鞋子、旧鞋子》等歌曲。 程琳这丫头,1967年出生在河南洛阳,那地方古都味儿浓,她家爸妈都搞豫剧,爸是导演,妈是演员,还办了洛阳艺术学校。从小耳边全是戏曲声,她倒没迷上唱腔,七岁时爸给她弄了把四块钱的二胡,她就天天拉,练得手指头起茧。八岁就上台拉二胡,地方演出小有名气。十二岁那年,1979年,她考进海政歌舞团,当二胡独奏演员,那时候部队文工团可严,她每天练琴练到晚。次年她参加全国二胡比赛拿奖,站稳脚跟。十三岁时,1980年在北京首钢音乐会唱《小螺号》,海军服一穿,台下掌声没停过,一下子火了。那歌儿简单,吹螺号的海边味儿,她嗓音清亮,配二胡拉得人心痒。付林那时候看上她,写了十四首歌给她唱,从《童年的小摇车》到《妈妈的吻》,她专辑一出,街头巷尾都放。那些年她唱的歌接地气,讲童年、讲生活,很多人听着就想起自家事儿。 她成名后,好多团想挖她,海政那边不松口。1983年她出了《小螺号》和《童年的小摇车》两盒磁带,卖疯了,还拍了电视片《蛇口人》。那时候流行音乐刚起步,她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手,顶着“小邓丽君”的名头,唱法甜美又带民谣味儿。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看中她,王昆那人眼光准,推动通俗唱法,她帮程琳协调手续,1984年终于调过去。进了团,她从二胡手转成歌手,团里环境好,集民族、美声、通俗于一身。她在那儿学到不少,唱法更灵活。之前在海政她拉二胡多,唱歌少,现在有机会多唱。她还跟李谷一他们学经验,李谷一帮她避开些争议。那些年音乐圈热闹,她唱的歌像《故乡情》《信天游》,带西北风,接地气,唱出老百姓的日子味儿。专辑《一代芳华》里她跟邓丽君对唱《你怎么说》,那技术投影听着新鲜,可见她影响深。 进了东方歌舞团,程琳遇上侯德健,这家伙1983年从台湾来大陆定居北京,带了校园民谣风。他写歌快,风格新,团里批准他们合作。1984年他们先出《新鞋子旧鞋子》,侯德健词曲,她和他对唱,歌儿讲新旧鞋比喻人生,别急换新,旧的还没破。歌词接地,唱起来轻松,她嗓音甜,他声音稳,两人搭档默契。发行后,磁带到处卖,很多人哼着学。接着1985年《熊猫咪咪》,侯德健写这歌为保护大熊猫,歌儿可爱,咪咪叫声模仿熊猫,她唱得活泼,配上二胡拉得有趣。歌一出,孩子大人爱听,成了环保歌代表。那时候大陆刚开放,她唱这些歌带台湾味儿,新鲜。两人还合作《酒干倘卖无》,这是台湾民谣改编,她唱得感情足,讲义气,歌词像“酒干了再卖无”,接地气,唱出朋友情。专辑《新鞋子旧鞋子》收了这些,卖得好。她拉二胡加唱,风格独特,侯德健弹吉他伴奏,两人互补。 合作几年,他们出了好几张专辑,1987年《程琳新歌1987》,侯德健继续写,她唱《趁你还年轻》《归去来兮》,歌儿励志,讲抓住机会。那些歌不光流行,还带文化味儿,像《龙的传人》侯德健写,她没唱但影响大。她唱的那些,词曲接地,讲生活小事儿,唱进人心。两人从工作搭档变私交好,侯德健之前结过婚,后来离了,两人谈恋爱,圈里传开。他大她十一岁,经验多,教她作曲。她也帮他适应大陆生活,两人讨论音乐,交换想法。合作让程琳唱法成熟,从童谣转成人歌,声音更有深度。那些年她演出多,全国跑,歌迷追捧。专辑《梦红楼》她唱红楼梦主题,带古典味儿。侯德健写歌快,她试唱改,过程磨合多。他们的歌影响一代人,流行音乐起步时,他们推波助澜。 两人合作高峰,1988年她唱《一代芳华》,但1989年侯德健离开大陆,先去新西兰,那边华人圈小,他研究易经,安静下来。他走后,两人分手,程琳1990年初结束关系。她决定出国深造,1990年去美国加州大学学音乐,课程包括作曲、表演,她在那儿待几年,1993年毕业。留学时她接触西方音乐,学摇滚、爵士,视野开阔。回国前她发行《回家》专辑,唱留学心情。1994年她回大陆,继续唱歌,但风格变了,带摇滚味儿,人称“摇滚姑奶奶”。她没结婚,收养了个女儿,两人相依为命。她办文化交流项目,推动中外音乐合作,还成立公益基金,帮助音乐人。基金叫程琳音乐基金,资助年轻人学音乐,办演出。她偶尔回国唱老歌,像《小螺号》,粉丝听着眼湿。
1984年通过团长王昆的努力,程琳调入了东方歌舞团。之后,程琳与侯德健合作,程琳
甜心宝贝笑弯弯
2025-08-18 22:45: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