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景县,男子被妻子嫌弃挣钱少不顾家,实在受不了同意离婚,还把车和房都给了妻子女儿。可妻子再婚仅半年就生子,男子这才明白,妻子早就背叛了婚姻。男子不愿意追究,结果有亲戚说女儿长的不像他,男子便偷偷给女儿做了亲子鉴定,万万没想到,女儿竟不是男子亲生。男子无法释怀,将前妻告上法庭,要求追回车、房以及对女儿的抚养费共69万。可前妻态度强硬:要钱没有!法院这么判了! 2023 年初春,张强在离婚協議上簽字時,手機屏幕還顯示著妻子李麗(化名)發來的最後通牒:“掙錢少還不顧家,跟你過日子就是浪費生命。” 面對妻子接連數月的指責,性格內向的张强最終選擇妥協。 為了讓女兒張雅(化名)能在熟悉的環境裡生活,他主動提出淨身出戶 —— 婚後購買的 120 平米商品房、開了三年的豐田轎車均過戶到李麗名下,自己只帶著幾件換洗衣物搬回老家用房。“只要孩子能好好的,我什麼都不在乎。” 张强在當時的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 鄰居們記得,離婚當天,李麗臉上難掩喜悅,當天就請了幾個朋友到家裡吃飯。而张强則關在房裡三天沒出門,期間還給女兒轉了 2000 元生活費。 半年後的驚悚發現 轉眼到了 2023 年秋,村裡開始流傳李麗再婚的消息。讓张强震驚的是,離婚僅半年,前妻竟生下一個兒子。“她懷孕至少得十個月吧?這說明離婚前就……” 同村老鄉的闲聊,像針一樣扎進张强心裡。 更讓他坐立難安的是堂哥的提醒:“你沒覺得小雅長得跟咱們老張家沒一點像嗎?眼睛、鼻子都不像你。” 這句話點醒了张强,他翻出女兒從小到大的照片,越看越覺得陌生。 2023 年 11 月,张强借著探視女兒的機會,偷偷採集了女兒的頭髮樣本,連夜趕到衡水市區做親子鑒定。7 天後拿到的報告顯示:排除张强與張雅的親子關係,親權概率為 0%。 “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 张强回憶時仍難掩顫抖,他為這個 “女兒” 付出了 8 年的撫養費,總計超過 15 萬元,還把全部家產都留給了她和前妻。 法庭上的較量 2024 年 1 月,张强委託律師向景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離婚協議中關於財產分割的部分,追討房產(現估值 48 萬)、車輛(現值 8 萬)及 8 年撫養費 15 萬,合計 69 萬元。 庭審現場,李麗態度強硬:“離婚協議是自願簽的,財產分割合法有效。至於孩子的事,张强自己沒本事還怪別人?想要錢,沒門!” 她的代理律師辯稱,親子鑒定是张强私自做的,程序不合法,且離婚協議已生效超過半年,不能隨意撤銷。 法庭調查顯示,李麗與現任丈夫在 2022 年就有頻繁資金往來,當年夏天還一起去青島旅遊。張雅的出生醫學證明上登記的出生日期,與李麗和現任丈夫的同居時間高度吻合。 法院的判決依據 2024 年 3 月,景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結果引起廣泛討論: 支持张强撤銷財產贈與的請求,李麗需返還房產和車輛折價款 52 萬元(經評估機構認定) 李麗需返還张强已支付的撫養費 12 萬元(按當地平均生活水平核算) 案件受理費由李麗承擔 主審法官在判決書中指出,李麗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他人發生性關係並生育子女,構成嚴重婚姻欺詐。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撤銷民事法律行為。张强基於錯誤的親子認知作出的財產處分,屬於可撤銷範圍。 對於撫養費返還,法院認為應參照當地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計算,剔除张强自願額外給付的部分,最終認定 12 萬元為合理返還數額。 社會學家的警示 這起案件引發法律界熱議。河北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麗認為,此案體現了婚姻中的誠信原則:“夫妻之間的忠實義務不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義務。一方故意隱瞞子女真實血緣關係,構成對另一方財產權和人格權的雙重侵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國強則提醒:“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協議,應建立在雙方信息對稱的基礎上。受欺詐簽訂的協議,即使已生效,受害者仍有權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截至記者發稿,李麗已提起上訴,但未按一審判決先予執行返還義務。张强則在村口開了家雜貨店,他說要掙錢為自己討回公道:“不是為了錢,是要讓這種不講誠信的人付出代價。” 這起發生在冀南農村的離婚案,像一面鏡子照出婚姻中的複雜人性,也為公眾敲響了法律防範的警鐘 —— 即便是最親密的關係,也需要真誠與尊重作為基石。
上海,男子离婚后,嫌带孩子太累赘,就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法院判他每月给1500抚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