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竟然敢威胁中国。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17日出访日本和印尼前对外声称,中国在台湾海峡、东海和南海的行为"影响到欧洲利益"。 贝尔伯克这次出访很有意思,先去日本谈"印太安全",再去印尼参加东盟会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配合德国去年出台的"减少依赖中国"的政策。 不过她说的理由挺逗:"如果台湾海峡不通畅,德国运往亚洲的集装箱运费就会上涨,"这理由找得,直接把地缘政治和自家钱包挂钩了。 其实德国人心里也矛盾得很,数据显示,德国经过南海的贸易额占到外贸总额的12%,包括很多汽车零件和精密仪器。 嘴上说着要和中国保持距离,身体却很诚实——就在贝尔伯克发表讲话的同一天,德国经济部又批准了一批对华出口的半导体设备,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德国人对台海问题这么"热心",让人忍不住想提醒他们,别忘了你们自己国家的历史,德国在冷战时期可是尝尽了国家分裂的苦头,现在反倒对别人的统一问题说三道四,连德国网友都看不下去,有人留言说:"我们连自家的北溪管道都保不住,还管得了台湾海峡?" 在南海问题上,贝尔伯克一直强调"航行自由",却故意不提几个事实:中国和东盟国家正在商量南海行为准则,去年南海的商船通行量还增加了7%,德国自己的军舰在南海活动时,都乖乖地和中国岛礁保持200海里以上的距离。 最有意思的是,贝尔伯克这番表演在亚洲根本没人捧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她谈完后,联合声明里故意淡化了涉华内容,印尼更绝,直接把南海相关内容从会议通报里删掉了,这就像你去别人家做客,结果主人压根不接你的话茬。 马来西亚有位外交官说得挺到位:"欧洲人谈论南海时,总带着19世纪'炮舰外交'的思维,但我们亚洲人现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合作,比如建港口、搞基建,"这话一点不假,就在贝尔伯克到访印尼当天,印尼总统正在和中国交通部长签价值28亿美元的港口升级协议。 仔细看看贝尔伯克的做法,政治作秀的痕迹很明显,她特意用英语而不是德语发表讲话,明显是想在国际上制造话题,有研究显示,德国政客在社交媒体上提到中国的内容,互动量是其他话题的3倍,看来在德国,对中国强硬已经成了流量密码。 贝尔伯克这番话,说到底反映了欧洲的焦虑,眼看着世界格局在变,欧洲既不想当美国的小弟,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就拿中国说事,因为这最安全、最"政治正确"。 欧洲人可能没忽略了几点关键:亚洲人对欧洲的指手画脚格外敏感,毕竟殖民历史的伤痛仍未消散,德国汽车业三分之一的利润依赖中国市场,这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改变的事实,当连菲律宾渔民都用上中国提供的太阳能冷藏设备时,欧洲那些空洞的说教还能有多少人买账? 欧洲要是真想在亚洲保持影响力,不如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比如帮东南亚国家建几个港口,或者搞点技术合作,在这个时代,真心实意的合作伙伴,可比站在道德高地上说教的"教师爷"受欢迎多了。
法媒不舒服了!法媒没想到,我们竟然这么快就对德国进行回击!在德国外长瓦德福在台海
【126评论】【9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