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艘万吨滚装轮突然南下台海,五角大楼骤然紧张,驻日美军机奉命紧急出动 据美媒报道,美军获得最新信息,至少7艘万吨级军民通用客货滚装轮突然从山东半岛南下,大致分成两队向台海驶去。这让五角大楼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USNI新闻网援引消息称,五角大楼下令驻日美军紧急出动RC-135W战略侦察机前往侦搜,这一突发任务几乎持续了一整天。 从技术层面看,这些滚装轮的动向之所以触动美方神经,与其军民两用属性密切相关。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民用滚装船队,其中渤海轮渡等企业的大型滚装船在设计上具备显著军事潜力。 这类船舶在和平时期承担着货物运输任务,但在战时可通过快速改装,成为跨海投送重装部队的关键力量。此前解放军多次组织的军地联合演练中,滚装船与两栖舰艇、浮动码头配合,已形成成熟的跨海登陆作战方案。 美军此次派出的RC-135W侦察机,正是针对这类潜在军事行动的典型反应。该机型配备高精度电子光学探测系统和先进雷达侦察设备,能在万米高空侦测600至800公里范围内的电磁信号,实时捕捉雷达频率、通信信号等关键信息。 其任务重点可能包括确认滚装轮的具体货物类型、航线规划,以及是否有护航舰艇或其他军事力量配合。这种高强度侦察,反映出美方对解放军在台海方向兵力投送能力的深切担忧。 从战略背景看,当前台海局势正处于敏感节点。2025年上半年,尽管两岸民间交流持续热络,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军事准备却丝毫未松懈。 4月举行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中,东部战区不仅出动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海域实施打击演练,还首次将陆军远程火力实弹射击纳入科目,对模拟的港口、能源设施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这种演练模式传递出明确信号:解放军已具备对台海全域实施立体封控的能力。而台军在2024年“汉光40号”演习中,也首次将应对“大陆滚装船威胁”纳入想定,侧面印证了这类装备在台海博弈中的关键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滚装轮的南下时机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高度契合。2025年以来,美方加速推进印太战略,美日菲三方安全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美军在菲律宾新增九大军事基地,日本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持续强化,双方甚至在巴士海峡附近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在此背景下,解放军通过滚装船等民用装备展示战略投送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对美方军事围堵的回应。 从国际法层面看,台湾海峡是中国领海的一部分,中国在自家海域进行正常军事或民用活动,完全属于主权范围内事务。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明确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183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均以此为基础。 反观美方,近年来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名,派遣军舰穿越台海滋事。仅2021年至2025年间,美军舰机穿越台海的频次就较此前显著增加,这种挑衅行为已成为地区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此次美军对滚装轮的过度反应,本质上是将自身军事存在常态化的企图,与国际法基本准则背道而驰。 经济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山东半岛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滚装轮南下可能包含民用货物运输需求。例如,2024年比亚迪“EXPLORERNO.1”滚装船首航欧洲,一次可搭载7000辆新能源汽车,这类民用航运活动在和平时期本属正常。 但在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台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任何涉及台海的大规模航运行动都可能被赋予额外解读。美方此前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船舶实施无理盘查,甚至试图通过加征港口费等手段干扰中国航运,此次反应可谓延续了这种政治化操作逻辑。 更深层次看,这一事件暴露了美方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焦虑。随着解放军军事现代化进程加速,其区域拒止能力已显著提升。2025年4月,辽宁号与山东号双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展开联合演训,山东号一度进入日本专属经济区,展示了对第一岛链外海空域的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在云南芦岭基地完成歼-20隐身战机换装,配合空中加油体系,已具备对第二岛链内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这种军事平衡的变化,使得美方传统上依赖军事优势干预台海的策略愈发难以奏效。 对于中国而言,应对此类局势的关键在于保持战略定力。正如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美方若继续在军事上挑衅、在政治上操弄“以台制华”,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而中国将继续按照既定节奏推进国家统一进程,既保持军事斗争准备的强度,也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前景。
7艘万吨滚装轮突然南下台海,五角大楼骤然紧张,驻日美军机奉命紧急出动 据美媒报
天天纪闻
2025-08-19 10:18:11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