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台湾问题最近有了新的思路,既不搞和平谈判,也不直接武力统一,而是让台独分子自己扛不住,主动要求统一。 先说经济这一块。台湾对大陆的依赖程度特别高。2024 年,台湾对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占总出口的 31.7%,贸易顺差达到 699.96 亿美元,占台湾总贸易顺差的 86.8%。换句话说,台湾赚的钱很大一部分是靠大陆市场。要是大陆减少或者停止进口台湾的某些商品,对台湾经济的打击可不小。比如说农产品,2024 年 9 月,大陆停止了 34 项台湾农产品的零关税,像菠萝、番荔枝这些,台东的农民一下子就损失了不少。番荔枝的出口额本来有近 1800 万美元,关税恢复后价格涨了两成,大陆消费者可能就不太愿意买了。还有半导体产业,台湾的台积电是全球重要的芯片制造商,但大陆要是限制对台半导体设备出口,台积电的生产可能就会受到影响。2025 年 7 月,大陆把 8 家台湾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名单,包括汉翔航空、中山科学研究院这些涉及军工和高科技的企业,它们很多关键材料都依赖大陆,这一限制可能让它们的生产陷入困境。 再看外交方面。台湾现在所谓的 “邦交国” 只剩下 12 个了,而且危地马拉等国还可能继续断交。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在国际上的空间越来越小。比如说 2024 年 1 月,瑙鲁与台湾 “断交”,转向与大陆建交。这种外交孤立让台独分子在国际上说话越来越没分量,也让台湾民众看到,跟着台独走是没有出路的。 法律手段也很重要。大陆已经公布了多批 “台独” 顽固分子清单,像苏贞昌、游锡堃、萧美琴这些人都被列入其中,他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旅行都受到限制。比如说萧美琴,她之前是台湾当局的 “驻美代表”,被制裁后,在国际上的活动就受到了很大阻碍。这些制裁直接打击了台独的核心人物,让他们在政治上越来越孤立。 舆论和民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民调显示,62% 的台湾民众反对为台独而战,年轻世代更倾向于统一。2025 年,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的人数逆势增长,厦门的台湾人才对接会就吸引了 300 多名台湾人才。大陆的社交媒体在台湾也很流行,抖音、小红书这些 APP 在台湾青少年中的使用率很高,台湾青少年中抖音的使用率超过 50%。通过这些平台,大陆的文化和信息不断渗透到台湾,让台湾民众更了解大陆的发展和真实情况,慢慢改变他们对大陆的看法。 台湾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在加剧。2024 年选举后,赖清德上台,但民进党内部派系斗争很激烈,“亲赖系” 和 “非赖系” 矛盾突出。国民党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民众党因为柯文哲被羁押,面临着 “泡沫化” 的危机。而且,民进党发起的 “大罢免” 行动,试图改变 “朝小野大” 的局面,但这反而可能加剧社会分裂,让台湾民众对政治越来越不满。 国际上,虽然 G7 等国家有一些小动作,但没有人敢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在台积电转移部分产能到美国后,对台湾的支持可能会降低,因为台湾的战略价值在下降。赖清德当局想靠美国撑腰,但美国更看重自己的利益,不会为了台湾和大陆硬碰硬。 综合来看,大陆通过经济施压、外交孤立、法律制裁、舆论引导和利用台湾内部矛盾等手段,正在逐步让台独分子扛不住。这些措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但长期来看,效果会越来越明显。台湾的经济依赖大陆,国际上孤立无援,内部政治斗争不断,民意也在变化,这些都让台独分子的路越走越窄。最终,他们可能会发现,主动要求统一才是唯一的出路。
新党副主席、前民意代表李胜峰今日发文写道:“一个主张和平统一的中国大陆,一个主张
【30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