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意思?巴基斯坦不会“以牺牲一个朋友换取另一个朋友” 最近,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高调宣称,巴基斯坦拥有“稀土宝藏”,不仅能缓解债务压力,还能让国家“很快跻身繁荣社会”。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特意强调,巴基斯坦不会“以牺牲一个朋友换取另一个朋友”,这话听着像是外交辞令,但背后却藏着微妙的战略平衡。 穆尼尔提到的“稀土宝藏”,主要指的就是俾路支省的雷科迪克矿区,按照他的说法,这个项目明年就能给巴基斯坦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年收入,未来几年还会持续增长,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真的这么乐观吗? 要知道,巴基斯坦现在的外债已经超过1300亿美元,IMF的贷款条件一次比一次苛刻,经济几乎是在走钢丝,如果稀土真能成为“救命稻草”,那确实是个好消息。 但问题在于,雷科迪克项目已经拖了十几年,国际仲裁、法律纠纷、地方武装冲突,哪一个都能让这个“金矿”变成“烫手山芋”。 更何况,巴基斯坦的稀土产业几乎是从零开始,就算资源丰富,开采、提炼、出口链条能不能顺利搭建,还是个未知数。 穆尼尔那句“不会牺牲一个朋友换取另一个朋友”,明显是说给中美两国听的。 巴基斯坦现在的外交处境,就像在钢丝上跳舞,一边是传统盟友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CPEC)深度介入巴基斯坦基建和能源项目;另一边是美国,最近突然对巴基斯坦的矿产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降低关税、推动能源合作。 而美国突然对巴基斯坦的稀土感兴趣,还是因为中国。 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掌握在中国手里,美国这几年拼命想搞自己的稀土产业,从澳大利亚到非洲,再到现在的巴基斯坦,只要能挖矿的地方,华盛顿都想去试试,而巴基斯坦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争取最大利益。 但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已经超过600亿美元,雷科迪克项目如果最终落入美国或西方公司手里,中方会怎么看待?反过来,如果巴基斯坦过于倾向中国,美国会不会又像过去那样玩变脸。 穆尼尔的表态,更像是在给两国打预防针,巴基斯坦不想站队,但现实可能不会给它太多选择。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被很多人忽略了,俾路支省的局势。 雷科迪克矿区所在的俾路支,一直是巴基斯坦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分离主义武装“俾路支解放军”常年袭击政府目标和外资项目。 最近美国突然把该组织列入恐怖名单,表面上是帮巴基斯坦反恐,但印度媒体却认为,华盛顿的真实目的是扫清障碍,方便美国企业进入该地区采矿。 更棘手的是,俾路支当地人对资源开发一直持强烈反对态度。 人权活动家米尔·亚尔·俾路支就公开指责巴基斯坦政府“掠夺资源”,并警告国际社会不要助长伊斯兰堡的“剥削行为”。 如果未来开采过程中爆发大规模冲突,或者美国、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直接碰撞,巴基斯坦的“稀土美梦”可能瞬间变成一场噩梦。 穆尼尔的乐观表态,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稀土真能带来巨额财富,赌的是中美两国不会逼巴基斯坦选边站,赌的是俾路支的武装冲突不会失控。 但国际政治从来不是赌场,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整个计划崩盘。 对巴基斯坦来说,稀土或许是机遇,但更可能是考验,考验它的外交智慧,考验它的国内治理能力,甚至考验它的国家凝聚力。 如果处理得好,或许真能像穆尼尔说的那样,“跻身繁荣国家”,但如果搞砸了,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泥潭。
啥意思?巴基斯坦不会“以牺牲一个朋友换取另一个朋友” 最近,巴基斯坦陆军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19 10:28: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