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泽连斯基抵达美国后,乌克兰差点再度炸毁克里米亚大桥 据多家俄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俄罗斯安全局成功阻止了一起针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恐怖袭击行动。从俄方公布的现场视频来看,一辆雪佛兰电动卡车被拦在了公路上,司机被当场控制,而拆弹专家在这辆车的电池组里发现了威力巨大的自制炸弹。 克里米亚这座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着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半岛,全长19公里,是俄方对乌军事行动的重要补给线,同时也是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的象征。自打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座桥就多次成为乌克兰袭击的目标。 远的不说,2022年10月,一辆卡车在桥上爆炸,导致公路桥部分坍塌,铁路桥也一度中断;2023年7月,乌军又用无人艇袭击了大桥,造成桥面受损;到了2025年6月,乌国家安全局甚至从水下对桥墩进行爆破,虽然没彻底炸断,但也让大桥的结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所以俄罗斯对这座桥的防护一直非常严密,没想到这次又差点出事。 再看看泽连斯基这次访美的时机。他是8月17日抵达华盛顿的,主要目的就是向美国寻求更多的军事援助,尤其是F-16战斗机和资金支持。最近美国国内对援乌的态度有点分化,国会里有些议员对长期援助乌克兰的计划持保留意见,所以泽连斯基这次来可以说是带着不小的压力。 据媒体报道,他在和特朗普的会晤中提出了购买价值约900亿美元美国武器的计划,还达成了无人机采购协议。可就在他和特朗普谈得火热的时候,乌克兰那边却闹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乌方在故意制造舆论,向美国施压,展示自己的“抵抗决心”,好让美国继续掏钱掏装备。 俄罗斯这边的反应也很激烈。俄联邦安全局在通报中明确表示,这次袭击是乌克兰策划的,汽车是从乌克兰出发,经过多个国家进入俄罗斯的。 俄方还提到,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挫败类似的袭击了——早在4月2日,白俄罗斯安全部队就在边境查获了一辆装有半吨多合成炸药的小型巴士,当时也是准备用于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事发后,俄罗斯国防部迅速采取行动,打击了乌克兰用于生产导弹系统的军工设施,挫败了乌方的导弹计划。 此外,俄军还在黑海击沉了4艘乌军快艇,这些快艇搭载着海军陆战队,试图在克里米亚海岸登陆,结果被俄军的战机和导弹全部击沉。普京之前就多次警告,对克里米亚的袭击将导致“严厉报复”,看来这次俄方是动真格的了。 不过乌克兰这边却有点“嘴硬”。虽然俄方一口咬定是他们干的,但乌方并没有直接承认。乌外长瑟比加在8月1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正在尽一切努力,力争在今年结束与俄罗斯的冲突。 他还说,乌方期望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会晤能够进一步明确未来对乌安全保障的细节,并推动筹备乌、美、俄三方峰会。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袭击未遂事件暴露了乌方情报和行动上的漏洞。 俄罗斯安全局能提前接到线报,在公路上拦截卡车,说明他们的情报网络可能已经渗透到了乌克兰的策划环节。而乌方选择用电动卡车藏炸弹这种方式,虽然隐蔽性强,但也存在很大风险,一旦被发现,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国际社会对这件事的反应也是各有各的心思。美国国内对援乌的分歧本来就不小,这次袭击事件可能会让部分议员更加谨慎,担心支持乌克兰会让美国卷入更大的风险。 欧洲那边,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等领导人跟着泽连斯基一起到了华盛顿,呼吁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但他们心里也清楚,欧洲在美俄博弈中已经被边缘化了。 之前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就把欧洲晾在了一边,这次泽连斯基访美,欧洲领导人虽然来了,但也就是个“陪衬”的角色。而且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经济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民众的反战情绪也在上升,所以他们更希望看到俄乌能尽快停火,而不是继续打下去。 从战略层面来看,这次事件对俄乌双方的影响都不小。对俄罗斯来说,虽然这次袭击被挫败了,但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克里米亚大桥的防护。据报道,俄方已经在大桥附近的水域安装了10道浮动屏障,还自沉了多艘船只,组成防线,防止乌军的无人艇靠近。 再看看美俄之间的博弈。特朗普在和泽连斯基的会晤中提出了“领土交换”的方案,也就是让乌克兰用部分领土换取停火和安全保障。虽然泽连斯基当场表示反对,但他也同意与普京直接会谈,讨论领土问题。 这说明美国在推动俄乌和谈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在考虑让乌克兰做出一定的让步了。而俄罗斯这边,普京显然也希望通过军事上的优势,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加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