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退役的波音737-700在贵阳机场拆解,本以为是拆废铁,结果发动机舱里直接藏着“金山“! 近日,南航一架波音 737-700 客机在贵阳龙洞堡机场拆解时,工作人员在发动机舱内发现了惊人秘密 —— 看似普通的涡轮叶片中,竟含有铂、铱等稀有金属,价值远超预期。这个发现不仅颠覆了人们对飞机拆解的认知,更揭开了航空产业链末端的绿色经济密码。 这架编号 B-5070 的波音 737-700 已服役 20 年,按照传统流程,退役飞机通常被拆解为金属废料。但南航贵州公司的拆解团队在检查 CFM56 发动机时,发现涡轮叶片表面附着的涂层含有贵金属。 这些叶片采用单晶高温合金制造,其中铂、铱等元素是提升耐高温性能的关键成分。据行业数据,一片二手 CFM56 高压涡轮叶片的市场价格可达 2400 美元至 1.5 万美元,而全新叶片价格更是高达 2.5 万至 5 万美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稀有金属的价值远超钢铁。以铼为例,这种比钻石更罕见的金属,全球储量仅 2500 吨左右,价格与白金相当,每克高达两三百元。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中铼的含量通常在 3%-15%,仅这架飞机的发动机就可能提炼出数公斤铼,市场价值超过百万元。 而铂、铱等贵金属不仅用于航空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等高端产业,回收意义重大。 南航此次拆解采用了 “标准化拆解” 模式,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对部件进行精细拆除,完整保留紧固件和消耗件。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航材再利用率,更通过贵金属回收创造了额外价值。 据了解,飞机拆解产业链中,发动机价值占比超过 70%,而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又是发动机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专业回收,一架飞机 90% 以上的部分可实现循环利用,最终填埋废弃物不足 5%。 这并非个例。随着全球航空业退役飞机数量激增,拆解回收已成为新兴产业。例如,空客在成都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通过创新技术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率提升至 90% 以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材料处理难题。 日本企业则从充电电池中回收稀有金属,技术同样可迁移至航空领域。这些实践表明,飞机拆解已从单纯的废弃物处理,升级为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链。 对中国而言,稀有金属回收更具战略意义。我国铼储量仅占全球 7%,且 90% 依赖进口,而航空发动机制造每年需消耗大量铼合金。 南航此次发现的稀有金属,不仅降低了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更验证了退役飞机作为 “城市矿山” 的资源价值。 若能规模化推广回收技术,未来 20 年我国 3000 余架退役飞机,有望形成千亿级的循环经济市场。 这场 “飞机挖矿” 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成都航宇等企业已实现单晶叶片量产,将国产发动机材料性能提升至国际水平。 而南航与空客合作的拆解项目,更带动了从航材分销到复合材料回收的全链条发展。这种 “拆解 - 回收 - 再制造” 的模式,正在重塑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技术虽取得突破,但成本较高;稀有金属的提炼工艺复杂,需进一步优化流程。 此外,如何平衡拆解效率与资源回收价值,仍是行业待解难题。不过,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这些瓶颈正在逐步突破。贵州航空产业园已引入多家航材维修企业,形成从拆解到再制造的完整生态。 从 “拆废铁” 到 “挖金山”,南航的这次发现,不仅让人们重新审视退役飞机的价值,更打开了绿色循环经济的新视野。 当涡轮叶片中的稀有金属被提炼为电子元件,当碳纤维材料被制成新能源汽车部件,一架飞机的生命周期便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种 “变废为宝” 的模式,或许正是未来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钥匙。
今日央视新闻30分“新闻调查”:由于中介手中囤有大量客户订单而往往当时不出机票,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