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女子为给哥哥还债,不惜陪伴老板24年,没想到老板后来大手一挥,女子身价直接暴涨到125亿,如今更是成为海外的大老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8年,四川简阳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叫杨利娟的女孩出生,她的家境贫寒,父母靠种地养活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命运在她16岁那年突然拧紧了发条,哥哥做生意失败,欠下大笔债务,债主三天两头堵在家门口,家里积蓄根本填不上窟窿,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她不得不辍学,把书包放下,扛起了生计的担子。 离开学校的她带着几乎空白的履历走进城里,挨家挨户敲门找工作,那时她瘦瘦小小,很多店主嫌她力气不够,摇头拒绝,走投无路之际,一家小餐馆老板收留了她。 一个月120元工资,她只留下十元维持生活,其余全寄回家,吃苦的日子并不轻松,但在忙碌中她学会了迅速擦桌、端盘、添水,始终保持笑容。 那时候她只是想快点把债还清,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登上财富榜单。 在餐馆工作的日子里,她的努力被一个年轻人注意到,那人就是正在筹办火锅店的张勇,他常来用餐,看见这个姑娘总是跑前跑后,笑容真诚,手脚麻利,心里很是惊讶。 张勇当时正缺人手,希望她能加入,可她拒绝了,对她来说,能在最难的时候得到这份工作,已经是一种恩情,再高的工资也比不过心里的那份感激。 一年后,餐馆关门,她才带着张勇留下的地址去找海底捞,从那一天起,她与这家火锅店紧紧绑在了一起,起初的工作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每天忙得精疲力尽,晚上回到宿舍累到不想说话。 可家里的债务催逼着她,她不敢退缩,那时她遇到过最难堪的局面,家里急着要钱还债,她怎么也凑不齐,张勇伸手帮了她一把,让她彻底下定决心把海底捞当成一生的归宿。 努力总是被看到的,不到三年,她已经成了简阳门店的店长,她十九岁就开始带团队,二十一岁更是被派去西安开拓市场,那是一段异常艰苦的经历,陌生的城市,没有人认识海底捞,她和团队只能从零做起。 为了吸引客人,她研究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带着员工改菜单、练服务,甚至想出在早晨公交站送热饮的办法,慢慢地,口碑起来了,西安的第一家门店站稳了脚跟,正是这一步,让海底捞走出了四川。 随着公司扩张,她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但她硬是自己花钱买键盘学打字,又去上电脑培训班,等到公司全面信息化的时候,她早已熟练操作,反而成了同事们请教的对象。 机会也在不断叠加,2012年起她接管全国所有门店的运营,她每天穿梭在各地店铺之间,盯管理、抓培训,推动公司扩张的同时,还不断总结经验。 海底捞的疯狂扩张也带来了副作用,部分门店经营不善,账面亏损一度让人担心,她临危受命,推出了“啄木鸟计划”,果断关掉近三百家亏损店。 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质疑,但事实证明,这是挽救海底捞的关键一步,公司重新走上正轨,次年净利润冲上了45亿,她也因为这次果断的决策赢得外界尊重。 2018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她和张勇一同敲响上市的钟声,那一刻,她已经从一名普通服务员成长为首席运营官,身价也随股权水涨船高,四年后,张勇把CEO的位置交给了她。 从前只能在一线服务顾客的女孩,如今成了带领整个集团的掌舵人,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改革进行到底,优化门店结构,提高服务标准,让海底捞在困境中重回增长。 到2023年,公司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她的个人财富也飙升至125亿,就在外界以为她会继续坐稳CEO时,她选择了新的挑战。 2024年,她辞任海底捞CEO,接手海外业务平台特海国际,把中国火锅推向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这个决定不仅展示了她对未来的眼光,也标志着她从国内舞台走向国际的雄心。 她的二十四年,几乎就是海底捞发展的缩影,一个没有背景的农村女孩,从月薪120元的服务员开始,靠坚韧和责任感一步步爬到行业顶端,她桌上一直放着那家小餐馆的老照片,那是她命运的起点。 很多人问她,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她只说过一句简单的话:努力不会白费,她的人生故事,正是所有没有背景孩子的最好注解。 这一路走来,她没有被困境打倒,也没有被金钱迷住,而是用坚韧和勤奋把自己推上了商界的巅峰。 如今,她站在世界舞台上,带着海底捞闯向海外,从打工妹到大老板,这段逆袭故事本身,就是最热血的传奇。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北京商报——海底捞CEO杨利娟辞任!被称“最牛服务员”,从月薪160元到身家125亿元
“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广东,一女子为了想要钱,竟要求男友到缅甸去打工赚钱给她花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