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夸张么?乌克兰武装部队前任总司令扎卢日内称,如果乌克兰再不停火,一直维持现在的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的话,俄乌战争可能要持续到 2034 年。 顿巴斯的冻土下,埋着比"2034年"更具体的战争刻度。乌军第93旅的老兵安德烈在日记里记着:2023年冬天,他们的阵地每天能收到30发炮弹,到2024年春天只剩12发。而俄军炮火始终维持日均50发的强度。这种悬殊对比正在前线无声蔓延。 扎卢日内突然抛出的停火警告像块巨石砸进舆论场。这位刚卸任的乌军总司令直言,照现在的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冲突可能拖到2034年。这番话让基辅的咖啡厅瞬间陷入沉默。十年战争?这个数字比任何军事术语都更刺痛人心。 前线士兵的体验印证着扎卢日内的担忧。顿涅茨克方向的战壕里,乌军士兵现在要数着炮弹打仗。去年还能用火力覆盖的阵地,如今只能勉强压制俄军冲锋。俄军却像装了自动弹药库,T-90坦克的炮管始终保持着灼热温度。这种消耗战正在榨干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西方援助的延迟正在放大资源困境。美国国会扯皮的每一分钟,都化作前线士兵少领到的防弹衣。欧盟承诺的百万发炮弹至今只到货三成。更致命的是动员体系出现裂痕,基辅征兵办门口排起的长队里,中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年轻人要么在战场,要么在边境。 莫斯科似乎掐准了时机。俄军近期在哈尔科夫方向发起的试探性进攻,更像是精准计算的心理战。他们用最小代价换取乌军最大消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正在把乌克兰拖入最危险的持久战泥潭。 基辅街头出现了微妙变化。咖啡馆里讨论的话题从"何时反攻"变成"如何止损"。扎卢日内的警告像面镜子,照出了战略困境的残酷真相。当炮弹配给从30发掉到12发,当新兵训练周期从三个月压缩到三周,战争的天平早已在看不见的地方倾斜。 2034年这个时间点或许只是象征。但安德烈日记里递减的炮弹数字,扎卢日内眼中渐深的忧虑,都在诉说同一个事实:时间正在成为俄罗斯最强大的盟友。顿巴斯的冻土下,战争的刻度正以毫米级向未来延伸。
美军4架F-35战机护航普京专机返俄,普京飞过白令海峡后,下一幕令美方瞪大眼睛!
【3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