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苏州市园林局为了清理虎丘剑池,把池子里的水全抽干了!不料,就在清理完淤泥之后,池底的一个宽大洞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怎么会有这么大个洞在池底呢? 要说这洞穴的来头,还得从吴王阖闾讲起。这位春秋时期的吴国霸主,原名叫姬光,生在姑苏,也就是现在的苏州。他爹是吴王诸樊,也有史书写是他叔余眛,反正都是吴国贵族。姬光小时候,吴国正慢慢强起来,他爹寿梦在位时打下了基础。后来王位传到他堂兄僚手上,姬光心里不服,觉得自己更有本事,就开始暗地里搞动作。 姬光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公元前525年,他带吴国水军攻楚国,长岸那仗开头没打好,但晚上搞了个偷袭,把丢了的船抢回来。公元前519年,他帮着打楚国的州来,在鸡父那儿假装输了引敌深入,最后大胜。次年又拿下楚国的卷巢和钟离,名气越来越大。到了公元前515年,楚国乱成一团,他瞅准机会,请堂兄僚吃饭,让刺客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一刀干掉僚,自己顺势当了吴王,改名阖闾。 当上王后,他找来伍子胥当外交官,伯嚭管内政,还重用孙武当将军。孙武那本《兵法十三篇》让他拍案叫绝,直接把吴军训练得像模像样。他还让伍子胥建了阖闾大城,把姑苏城墙修得结结实实。公元前506年,他带兵打楚国,连赢五场,杀进楚都郢城,楚昭王跑得没影儿,吴国这下牛了。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496年,他跟越国打仗,在槜李被越将灵姑浮砍伤脚,伤口感染死了,才47岁。他儿子夫差把他葬在虎丘山下,据说墓里埋了三千把宝剑。这人从王子到霸主,活得够精彩,吴国也因为他风光了一把。 1955年夏天,苏州天气热得不行,虎丘剑池的淤泥越积越多,池水都臭了。园林局一看,这不行啊,得收拾收拾。他们调来水泵,把池水抽干,又派工人下去铲淤泥。剑池在虎丘山脚下,池子不大但挺深,边上有石壁,上头刻着“虎丘剑池”四个字,传说是颜真卿写的,看着就挺有来头。 工人干了好几天,池底终于露出来了。有一天早上,有个工人铲着铲着,觉得脚底下不对劲,低头一看,北边石头缝里有个三角形的大洞,宽两米左右,黑乎乎的看不见底,边上还挺整齐,不像是自然裂开的。大家伙儿都凑过去看,觉得这事不简单。带头的周师傅是老苏州人,听说过阖闾墓的传说,他琢磨着,这洞咋跟古书里写的墓道口有点像呢? 这下可炸了锅,有人说下去探探,有人怕搞坏了上面的虎丘塔。周师傅抬头看看那座歪歪斜斜的古塔,心想这可是苏州的宝贝,塔基说不定真跟洞连着,挖错了塔塌了咋办?最后他们没敢乱来,把洞口拍了照,填回去,又把池底铺平,恢复原样。专家后来查了《越绝书》,说阖闾墓可能就在剑池底下,但风险太大,没人敢动。这洞就这么封了,成了个没解开的谜。 洞封了,事儿没完。剑池恢复了水面,游客照样来,导游讲起三千把宝剑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1955年的事儿传开后,苏州人没事就聊这个,有人信那是阖闾墓,有人觉得是水道或者别的啥。后来清理剑池的机会还有,比如2008年又抽了一次水,记者下去一看,那三角形洞还在,石壁上有烧过的痕迹,还捡到块碎青砖,可还是没挖。 专家们意见也不统一。《越绝书》里提过阖闾葬在虎丘,但南方墓葬很少建水底下,到底是不是墓,谁也说不准。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人提议用雷达探探地下,可虎丘塔还歪着,园林局怕出事,一直没干。阖闾墓的秘密还在池底藏着,游客路过剑池,总忍不住多看两眼,想着底下是不是真有啥。 这事儿在苏州传了好多年,阖闾的传说跟剑池连在一起,成了本地文化里抹不掉的一部分。《史记》里写他的功绩,《越绝书》里提他的墓,历史味儿浓得很。剑池不光是景点,还是个让人动脑筋的地方,咋回事儿啊,三千把剑真埋那儿了?谁也不知道,但这股神秘劲儿,就是虎丘吸引人的地方。
前224年,王翦亲率60万大军灭楚,出征之前,王翦命人估算了一下,每个士兵拉一次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