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胜利的十月”后不久,曾被打成“大毒草”的彩色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最早恢复上映了。 张敬安1927年出生,早年就投身文艺工作,1951年他随慰问团第一次去洪湖地区,采集当地故事。那时候,他和队友们深入水乡,记录老百姓的苦难经历,尤其是妇女们的遭遇,这些后来直接影响了剧中韩英母亲的形象。1952年,他参加土改,下到基层村庄,亲身参与分田地的工作,晚上整理笔记,把真实细节融入剧本。1956年,他又和朱本和他们第三次去洪湖,写出初稿,重点收集民歌素材。1958年第四次走访,他到峰口等地找老赤卫队员聊天,完善脚本。作为作曲,他从江汉平原的渔鼓和小曲里提炼旋律,创作出独特的曲子。他一生创作多部歌剧,当过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晚年健康不行了,2009年走了。 欧阳谦叔1928年出生,1953年调到湖北省地方歌剧团做音乐创作。他和张敬安搭档,负责把民歌基调融进作品里,比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就用了天门和潜江民歌的调子。他还写了《扬子江圆舞曲》和其他歌剧,1993年他的作品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欧阳谦叔一直坚持音乐创作,到2010年去世。他的贡献让这部歌剧的音乐部分特别接地气,结合了地方风味和西洋手法。 王玉珍1935年出生在湖北沔阳沙湖镇一个穷家里,14岁就进文化艺术工作团,从小角色干起。她在汉江两岸农村演出,练唱腔和身段,积累经验。1959年,她演歌剧里的韩英,1961年又出演电影版,表演真挚,得到认可。她一生就主演了这部电影,现在90岁了,住在北京,生活低调。 1976年“胜利的十月”后,国家开始清理各种问题,电影界动作很快。1977年1月1日,《洪湖赤卫队》成为首批恢复放映的影片,在全国影院和乡村地方重新出现。这部1961年拍的彩色片,之前封存了十多年,现在解禁了。湖北乡村里,人们从早上就准备,放映员调试设备,村民们聚集起来。片子一开场,洪湖水面的景象就出来了,韩英唱歌的部分让大家跟着哼。刘闯带队打仗的戏,枪声和烟尘效果很真实。韩英被抓的镜头,她拒绝敌人的时候,观众反应强烈。高潮反击部分,赤卫队冲锋,旗帜飘扬,结束时掌声不断。场外用喇叭播音,让更多人听到。几天后,村里到处唱主题曲,孩子们也学着玩。 这部片子恢复上映后,短短几个月观众就达到数亿,歌曲流行开来。大家通过它回忆革命历史,全国类似放映到处都是。城市影院排队,乡村场地夜里继续,设备虽简单,但热情高。解禁标志着文化领域的转变,让这部反映湘鄂西根据地斗争的故事重新流传。 歌剧版1976年第一次复排,演员们调整唱腔和动作,融入新元素。1989年第二次复排,团队去洪湖考察,完善设计。1998年第三次调整,四代演员接力,年轻一代学前辈的技巧,保持原作风。总演出超过1600场,观众总是满座,掌声持久。2025年启动4K高清电影修复,技术员扫描胶片,修补损伤,让年轻人也能看。 张敬安晚年住在武汉,身体弱,靠有限医疗支持,2009年去世。他的作品影响后辈,继续流传。欧阳谦叔保持音乐工作,写新曲,到2010年离世。他的旋律在演出中反复出现,传承下去。王玉珍退休后有时参加纪念活动,丈夫走后自己过日子,和儿子一起,现居北京,作息规律。 剧目进入新时代,巡演全国,用多媒体加灯光效果,观众从老到少,互动增加。演唱会形式扩展影响,激励大家回顾历史。人物通过作品长存。
一九七六年“胜利的十月”后不久,曾被打成“大毒草”的彩色故事影片《洪湖赤卫队》最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8-19 18:50:16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