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两朝,都实行的郡县制,地方上是两级行政机构:郡和县。秦时有四十余郡,到了汉朝

兽兽说历史 2025-08-19 20:55:41

秦汉两朝,都实行的郡县制,地方上是两级行政机构:郡和县。秦时有四十余郡,到了汉朝变成了一百多个郡。

郡县制的好处是,地方上的郡力量都很小,很难与朝廷对抗。坏处是,力量小而分散,不方便管理;一旦发生动乱,地方上没有能力处置问题。

因此,汉武帝为方便管理,将全国设置成十三大区,每个大区设置一个刺史。起初刺史的权力并不大,然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这十三个大区变成了州,刺史成为了集军、政、财为一体的州牧。

郡县两级行政,变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黄巾起义失败后,这些州牧演变成了军阀,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类似的历史,在之后的岁月中不断上演。唐朝起初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制,但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在州之上设立道。

安史之乱后,这些道便成了藩镇,集军、财、政于一身的节度使,逐渐成为叱咤一方的军阀,最终演变成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宋朝虽吸取了教训,始终未出现这一情形,但由是导致军事力量薄弱,不论对外敌、还是对内乱,都十分孱弱。

明朝前期与宋朝相似,之后随着形势发展,明代后期不得不设立总督和巡抚,又一次在地方上集权,来对付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

清朝因为是异族统治,起初地方上巡抚、总督基本上都是满人、旗人,因此朝廷不担心地方上失控。

但太平天国起义后,满清统治者无法用自己的力量镇压起义,只能广泛起用汉人做总督和巡抚,天下督抚中汉人占了大部分,于是督抚和地方势力结合,最后形成了分裂局面。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兽兽说历史

兽兽说历史

精彩历史内容天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