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周总理请卓别林吃饭,酒过三巡后,卓别林:烤鸭我能打包吗? “1954年7月

思念蚀骨灼心 2025-08-19 23:34:30

54年周总理请卓别林吃饭,酒过三巡后,卓别林:烤鸭我能打包吗? “1954年7月18日晚上八点整,我能把这只北京烤鸭打包带回去吗?”卓别林压低嗓音,半开玩笑地向周恩来发问。对方笑着举杯:“何止打包,再送你一只。”轻松的玩笑,为这一场横跨半个地球的会面,添了几分温度。 倒带回到五周前。6月中旬,带着“国际和平奖金”荣誉的卓别林在瑞士小镇韦威避静,他的来客包括几名中国记者。闲聊中,他提到二十年前造访上海的片段:茶馆的评弹、石库门的巷弄,还有街头孩童模仿他那一摇一摆的“鸭子步”。一句“真想看看新中国的电影”,被在场记者迅速记录,并通过外交渠道传到正赴日内瓦出席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 日内瓦会议从4月26日开幕,围绕朝鲜和印度支那局势僵持不下。周恩来白天在会议桌前与各方周旋,夜间审阅文件,行程极紧。可听说卓别林想看中国影片,他马上批示交际处:安排专场放映,时间由卓别林定。理由很简洁:“文化是无声的外交。” 6月18日晚,瑞士洛桑一家小电影院熄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放映机的嗡鸣声中展开。为方便艺术家观影,代表团特意配了英法双语同声传译。银幕上梁山伯魂断书院,祝英台投坟化蝶,年过花甲的卓别林摘下眼镜,手背轻抹眼角。散场灯亮,他第一句是技术层面的建议:“临终镜头,如果给一个特写会更震撼。”专业习惯使然,但他又补了一句,“古典而含蓄的表达,很动人。” 电影看的尽兴,话题自然延伸。茅台酒、越剧、京剧、木偶戏,全在他的清单。最冒昧的一项请求,是“能否和周总理单独见面?”外交官王倬如把这个“额外要求”带回花山别墅。周恩来听完豪爽一笑:“人家主动示好,这才是机会。” 进入七月,日内瓦谈判趋于尾声,休会间隙才挤出一顿正式晚宴的时间。7月18日傍晚七点,卓别林和夫人乌娜乘一辆深蓝色轿车抵达别墅。门口,周恩来提前五分钟站定迎候。“四十年前就在银幕上见过您。”他先伸手。卓别林略显局促,回一句:“今天终于和我的银幕观众见面了。” 上菜顺序按照川、淮扬、粤、京四路口味搭配。开席前,周恩来先行介绍茅台:“这是贵州赤水河畔的产物,蒸、煮、发酵要轮回七次。”卓别林凑近闻香,仰头小口试饮,眼睛瞬间亮了:“这才是男子气概的酒。”一句话逗得满座宾客轻笑,气氛立刻热络起来。 第三巡下肚,烤鸭登场。金黄的鸭皮闪着油光,香味直钻鼻腔。可卓别林皱了皱眉,轻声说不吃鸭肉。周恩来疑惑追问,才知道他童年靠模仿鸭子步走红,视鸭子为“启蒙恩师”,从不下筷。周恩来听罢示意撤菜,卓别林却又改口:“今晚例外,这不是伦敦的鸭子。”一句幽默把周恩来逗笑:“那我替北京鸭子感谢你。” 酒到微醺,卓别林索性起身,还原经典“鸭子步”。木地板不及片场光滑,他踉跄几下,稳住重心后滑稽前行。周恩来放下筷子,带头鼓掌。不到两分钟,艺术家的敬意表达完毕,他重新落座,继续和总理谈电影工业、艺术规范、演员培训。席间,周恩来提议:“来中国看看,我们的片场、剧院和学校都欢迎你。”卓别林举杯回应:“一定成行。” 十点过后,卓别林忽然想起远在家中的孩子,“他们没来真可惜,要是能尝到这只鸭子就好了。”一句“可惜”被翻译复述。周恩来招呼服务员:“再做一只,切片、打包,加两瓶茅台。”卓别林急忙站起,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半天才憋出一句中文:“谢谢,总理!” 送别前合影,周恩来用蓝色墨水在照片背面写下:“卓别林先生惠存,周恩来,一九五四年七月十八日。”拍完,卓别林把自己的《城市之光》和《大独裁者》拷贝递给周恩来,外加一句玩笑:“如果它们还能在北京放映,那就更好了。” 宴会长达七小时。代表团成员后来回忆,周恩来回房已近凌晨三点,但仍精神奕奕,点评卓别林的为人与作品:“真性情,真艺术。”第二天上午,他就向中央电报报告此次会见,“文化交流成果显著,可继续深化”。 对卓别林而言,这次晚宴像一针强心剂。1952年他被美国麦卡锡主义驱逐,美国市场和资金骤断,避居欧洲的他正陷艺术低潮。周恩来那一句“欢迎到中国看看”,让他重新找到舞台感。次年巴黎第二届国际戏剧节,卓别林专程飞到现场观看中国艺术团演出,散场他站在后台通道口,连说三个“Bravo”。此后直到1977年逝世,他始终关注中国电影,收到北京寄出的拷贝便第一时间观看并复函评点。 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初,中国驻瑞士使馆曾收到卓别林寄来的全家福,配信写着:“孩子们喝到了茅台,赞不绝口。烤鸭也好吃,不过他们更想见见给我们送鸭子的那位中国朋友。”这封信现存外交部档案馆,用普通蓝色信纸,墨迹尚新。 翻查史料,1954年那顿饭并未改变世界格局,却让文化在冷战的裂缝中找到一条温和通道。周恩来多走一步,把艺术家当朋友;卓别林也多走一步,把政治领袖当平等观众。正是这种“多走一步”,让后来者拥有了更多对话的可能。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