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越南工贸部宣布 8月18日,越南工贸部宣布了,即日起对中韩两国产的

古今知夏 2025-08-20 00:17:07

就在刚刚 越南工贸部宣布 8月18日,越南工贸部宣布了,即日起对中韩两国产的镀层钢卷开征反倾销税,中国产品最高税率飙至37.13%,韩国产品则是0-15.67%!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次征税覆盖的范围极广,从税号 7210 到 7226 的 40 项产品全被纳入,几乎没有给企业留下任何规避的空间。 先说说这税到底影响多大。镀层钢卷这东西用途广,从家电外壳到建筑材料都离不了。中国企业靠着完整的产业链和大规模生产,一直能把价格压得挺实在,在越南市场占了四成多份额。 可现在凭空多交三成多的税,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打个比方,以前卖 100 块的货,现在得卖到 137 块才能保本,越南买家肯定得掂量掂量,要么砍价让中国企业少赚,要么就转头找别家。 韩国企业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最高 15.67% 的税率,对他们成本影响有限。更关键的是,韩国很多钢铁企业早就跟越南本地公司合伙建厂,不光卖货还带技术,越南政府自然乐意给点甜头。这种差别对待,明眼人都能看出,越南是想借着税收的杠杆,让市场格局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转。 为啥越南要这么干?从自家利益来说,他们一直想把本土钢铁产业扶起来。这些年中国钢材卖得太好,越南本地厂子没多少机会成长。 现在加征高税,相当于给本土企业撑了把伞,能喘口气练内功。但他们也不敢把事做绝 — 中国钢材质量好、价格稳,完全抛开不用,越南自己的制造业成本也会涨,所以才留着口子,没把税率定到让中国企业彻底退出的地步。 再往大了说,这跟东南亚国家最近常提的 “大国平衡” 思路分不开。越南夹在中美之间,又想从中国手里拿便宜的原材料,又想从韩国、美国那里搞技术和投资。对中国加税,能让国内企业觉得政府在保护他们;对韩国减税,则是为了稳住技术合作 — 毕竟韩国在半导体、汽车这些高端产业上能帮越南不少忙。这种左右逢源的打法,其实是想让自己在大国博弈里多占点便宜。 还有个背景不能忽略,就是全球供应链这几年一直在变。美国天天喊着要把产业链从中国往东南亚挪,搞了个 “印太经济框架”,越南是重点拉拢的对象。 前段时间美国刚说,只要越南的钢铁制品不用 “不友好国家” 的材料,就免关税让它们进美国。越南这时候对中国钢材加税,等于变相给美国企业腾地方,换点好处。这种互相搭台的事,泰国之前也干过,为了让美国买自家大米,在别的贸易领域就松了口。 企业们也不是等着挨打。中国好几家钢企已经跟越南工贸部商量,说能不能定个最高价,只要不超这个价就少收点税,这也是国际上常见的应对办法。 更实在的是,有些企业开始琢磨在越南建厂,这样就能绕开关税,还能顺便把生产线往东南亚挪一挪。韩国企业动作更快,浦项制铁直接宣布要在越南扩建镀锌板工厂,把产能提上去,显然是想趁着低税率多抢点市场。 这事儿还不是孤例。最近菲律宾对中国的建材产品也搞起了反倾销调查,马来西亚却给韩国电子元件减税。这些事凑到一起就能看出来,东南亚国家现在特喜欢用税收当工具,一边保护自己人,一边跟大国讨价还价。 结果就是,原来中国钢材主要往越南卖,现在不少转去马来西亚了;越南本地钢厂呢,趁机把货卖到柬埔寨、老挝这些地方,整个区域的钢材贸易路线都在变。 说到底,越南这次调税,把保护本土产业、平衡大国关系、抢供应链枢纽位置这三件事拧成了一股绳。这种小国家在大国夹缝里找机会的法子,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常见。 对中国企业来说,光盯着怎么交税还不够,得好好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心思,多跟当地产业链绑在一起,才能在这种复杂的局面里站稳脚跟。 信源:原文登载于财联社2025年08月18日关于《越南对涉华普碳及合金钢镀层板卷作出反倾销终裁》的报道

0 阅读:343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