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年薪3000万还是50万? 王钰栋选了前者。 他刚和浙江队续了长约,年薪加广告打包超3000万。德乙那边递来的合同,月薪只有3000欧,一年50万出头。 所以,就有球迷指出,这就是为什么出不了尖子的原因之一!国内给的太多了,为什么给的多,因为可选的样本太少了,为什么太少了,因为足球太费钱了。 国内球员工资还是太高了,要想拿高工资应该去高水平的联赛拿,低水平联赛不配拥有高工资,不然怎么来的竞争。国内的体制导致了中国足球注定走不远。 这事儿说白了,根本不是王钰栋一个人的问题。你把他换作任何一个二十岁出头、没留过洋、没经历过欧洲体系捶打的年轻人,大概率也会做同样的选择——三千万放那儿,谁跟钱过不去啊?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儿:我们总在骂球员“没梦想”“不争气”,可真正该被审视的,是背后那套让他们“不得不这么选”的机制。 咱们的足球环境就像一个温室,温度湿度全用钱来控制。俱乐部为了短期成绩拼命砸钱留人,球员在舒适区里踢球、拿高薪、被热捧,看上去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进步的压力。你说他们不努力吗?也不是。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没有危机感,哪来的进化动力? 有人总说“球员就该去高水平联赛锻炼”,这话没错,但现实是:人家欧洲球队也不是做慈善的,你水平不够,人家凭什么给你开高薪?反过来看,咱们自己联赛呢?明明水平不高,却能源源不断砸出让人难以拒绝的报价。这不是俱乐部傻,是联赛价值扭曲——球队靠企业输血、靠政策吃饭,而不是靠健康运营和市场竞争存活。 再说深一点,为什么我们“可选的样本少”?不是因为中国人踢不好球,是太多孩子根本就没机会走上这条路。足球在中国依然是个烧钱的项目,普通家庭谁敢让孩子赌这条窄路?从小学到职业队,训练费、比赛费、打点关系……层层筛下来,能走到最后的,往往不是最有天赋的,而是最扛得住投入的。这种筛选机制,注定了金字塔底又窄又脆。 我们总羡慕日韩球员遍地留洋,却忽略别人家的联赛工资没那么夸张,球员想出人头地,只有往外走。他们的足协推动留洋,俱乐部也放人,整个体系在为目标服务。而我们呢?嘴上喊“走出去”,实际是俱乐部高薪锁人、足协政策来回变、青训山头林立……个个都在拉扯,最后谁也都动不了。 不是说高薪有罪,但你得匹配真正的价值。如果一个球员在国内拿三千万,出国只值五十万,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环境在溢价,在哄抬,在用钱掩盖问题。而这种溢价最终谁来买单?球迷、企业、整个行业,甚至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杨钰栋# #刘钰栋# #济南杨栋# #35岁球员价值# #王钰峰# #王钰#
20岁,年薪3000万还是50万? 王钰栋选了前者。 他刚和浙江队续了长
奥运星语铺
2025-08-20 13:13: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