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万物》越看越难受了?越看越觉得膈应了?
因为我们又被歌颂传统女性那套叙事给骗了。
绣绣的“大女主”“女性力量”体现在哪里,有知识有文化高认知的美丽女性,但这样的女人甘愿放弃千金身份嫁给穷人,不仅下地干活任劳任怨,感恩封家的“收留”,把封二爹当亲爹似的哄着。处理乡亲们的人际关系也有里有面,同时还得是保持清白之身的最完美女性。是大脚最完美的老婆,是封家最完美的儿媳妇。
但我们看了二十集才回过神来,绣绣这苦是越吃越多,也意识到大脚和绣绣认知上的差距,更加意识到,女性靠婚姻脱离原生家庭是绝对把路走窄了走歪了。宁学祥为了保护自家财产不肯卖地救女儿是自私无情,封二为了陪嫁的地想白捡个大便宜也是自私自利,抛弃一个自私爹,认了另一个自私爹,奉献牺牲的同样是自己的一辈子,当然我们可以说绣绣是因为大脚,看中了这个负责任的男人,看中了这个男人难能可贵的爱,才心甘情愿赌了一把。但婚姻真不是靠赌一把,传统女性就是把自己的幸福赌在了为自己选一个好男人,男人选对了日子就幸福了,这是最可怕的思想。还在教育女性为了男人的“真爱”甘之如饴。
鼓吹女孩子为了爱牺牲自己的实际利益,正如歌颂母爱的伟大,女人受了苦也得毫无怨言。
剧里一直强调,绣绣这样的女人能把日子过出花来,那有没有想过,绣绣本来日子过得比花更美啊。我在刚看剧的时候也非常合理化的代入绣绣的决定,碰上这么一个无情无义的爹那是得决裂啊,不要地不要钱,就要靠自己。但女儿什么都不图,反而便宜了宁老头,亲爹更高兴着呢这下子土地都留给儿子继承了。女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无私,过着实打实的苦日子,一个连吃个鸡蛋都舍不得的家庭,生儿育女后的日子岂不是更加难上加难。这是不是没哭硬吃?
鼓励女性无私就是在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如果绣绣换一种活法呢,跳出这套传统叙事,从马子窝回来意识到亲情爱情的淡漠,利用亲爹的愧疚拿地作为补偿,五十亩,一百亩,尽可能搞到宁老头的财产,为自己争取权益,如果想报答大脚都可以送他十亩地,大脚爹不得高兴地磕头直喊女菩萨,不管男人女人,有了地就有了生产资料,就有了独立活下去的筹码,自然也有了帮助别人的资本,不管是照顾妹妹,还是帮助银子或更多贫苦的租户,可以在保障自身的前提下做更伟大更有意义的事情,就算未来和大脚相爱结婚,也都是能随着自己心意过日子的。
说到底,绝对不要鼓励女性吃苦耐劳,不给女性立贞洁牌坊,不用好听的名声束缚女性的发展潜力。
在看年代剧的时候,不管剧里女性角色怎么被时代受限,作为观众的我们越要反复警惕,不被传统价值观洗脑,要记住,自己的权利要牢牢把握,别被所谓的女性光环捆住了手脚,别被爱迷住了双眼,要把实实在在的钱和权利作为自己独立生存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