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级考生把中科大填到北京,毕业30年后才惊觉:填错一行字,少拿半套房。 当年没人告诉他,合肥的校园也能改变命运。 1977年恢复高考,志愿表像盲盒。有人把师范填在最后,只为兜底,结果躲过90年代下岗潮;有人挤破头进商校,毕业赶上国企关停,退休金只有老同学的三分之一。工农兵学员更被动,组织一句“去学拖拉机”,一辈子就钉在车间。 信息差就是命运差。 今天,数据铺满屏幕,可陷阱换了包装。热门专业四年一变,大数据从香饽饽到内卷只花了五年;军校通信工程当年冷门,如今对口部队技术岗,毕业即入编。历史反复提醒:追风口不如看长坡。 填志愿不是选四年,是选四十年。 把兴趣、能力、国家需求放在同一张坐标系里,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延长线。
中科院最年轻女院士黄如:三年北大博士毕业,50岁成为北大副校长黄如1969年1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