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对印开火之际,印官宣总理访华,莫迪:全力支持中国。 这话听着挺硬气,可谁都明白,这不是心血来潮的友好,是被美国逼到墙角后的现实选择。50%的关税压下来,印度对美出口可能直接腰斩,农民、工人、商人全在叫苦,再不找条出路,国内日子真要过不下去了。 美国那边翻脸比翻书还快,前脚说要谈贸易协议,后脚就加税“惩罚”,理由是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可笑的是,美国自己也在买俄罗斯的化肥和铀,偏偏只拿印度开刀,这哪是讲道理,分明是拿捏软肋。 印度当然不甘心当冤大头。一边暂停采购美国武器,一边加快准备访华,还放出风声要恢复直航、重启边境贸易。这些动作连在一起看,意思很明白:你美国不讲理,我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总得给自己留条活路。 莫迪说支持中国办上合峰会,这话不是随便说的。一个国家领导人公开表态支持另一国主办国际会议,背后是政治信任的体现。尤其是在美国拼命拉拢印度围堵中国的时候,这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哪怕含蓄,也足够清晰。 中印之间不是没有疙瘩。五年前的边境冲突伤了感情,之后几年互信跌到谷底。老百姓的日子也受影响,商人做不了生意,学生去不了对方国家,连旅游都成了奢望。普通人最怕的就是这种没来由的对立,谁不想安稳过日子? 可现在风向变了。先是边境会谈达成10点共识,接着外长会晤取得10项成果,现在连总理访华都提上日程。这些进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双方一点一点谈出来的,是无数人盼来的。 印度这次松口,也不全是外部压力。它自己也清楚,光靠喊口号搞“印度制造”,没有稳定的外部环境和供应链支持,根本玩不转。中国在化肥、稀土、隧道设备上的优势,是印度眼下绕不开的现实需求。 咱们中国老百姓其实最实在。不指望印度突然变成“兄弟”,也不怕它一时亲近美国。只要能少点对抗,多点合作,边境的士兵能少挨冻,两国的货轮能多跑几趟,就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莫迪访华如果成行,将是近七年来的第一次。这七年里,世界变了,两国也变了。但有一点没变:14亿人和14亿人做邻居,吵吵闹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合作才是唯一出路。 美国总想当世界警察,可世界不是它家后院。中印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和梦想。与其被别人挑拨着打架,不如坐下来谈谈怎么把路走宽。 这次印度转向,不是谁“赢了”,而是现实教会了人低头。国际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和生存之道。 普通人不在乎谁支持谁,只关心物价稳不稳,工作好不好,孩子能不能安心上学。如果两国关系缓和能让这些事变得容易一点,那就值得点个赞。 莫迪说“亚洲世纪”离不开中印合作,这话没错。但这个世纪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是靠工厂的机器声、港口的货轮、边境的商队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希望这次不是又一次“雷声大、雨点小”。希望边境的风雪里,少一些对峙的士兵,多一些往来的人群。希望两个大国,能真正学会和平共处,别再让老百姓为政治博弈买单。
印度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懵了!建国这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方集团面目如此狰
【96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