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可他刚到澳门码头就被海盗用枪顶头:“再嚷嚷就毙了你。”霍英东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这一枪要是扣下去,命没了、事也砸了。” 1950年,朝鲜战争的烽火骤然燃起,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们英勇奋战,但物资匮乏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此时,西方国家却对中国实施了全面禁运,意图切断一切物资供应。 在这危急关头,年仅27岁、已在香港商界崭露头角的民族企业家霍英东,毅然接受了中央政府的委托,承担起运输关乎志愿军生死存亡的物资的重任,这些物资包括急需的纱布以及用于修复鸭绿江大桥的关键钢管。 霍英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身于这项充满未知与危险的使命,他首次抵达澳门码头时,便遭遇了枪口威胁,险象环生。 海上运输的艰辛远超想象,珠江口不仅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港英政府的巡逻艇严密监控,更有猖獗的海盗势力横行。 其中,“大天二”团伙尤为凶悍,他们得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支持,甚至连澳门赌王何鸿燊都曾深受其害。 在一次运送药品的任务中,霍英东的船队不幸遭遇“大天二”团伙的劫持,一艘货船被强行夺走,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谈判,试图追回被劫物资,然而不仅钱财被抢,货物也未能追回。 更为艰难的是,在押运第23批300根钢管时,船队再次遭遇劫持,得知钢管被运至澳门后,霍英东立即前往索要,但依然未能成功。 这些惨痛的教训让霍英东深刻认识到,必须彻底改造现有的运输模式,他精心策划,将船队白天隐蔽在偏僻的渔村,夜晚才悄然出发。 为了掩人耳目,货物被贴上“汽车零件”等迷惑性标签,船只也涂上铁锈进行伪装。 此外,他在船舱内安装了多个发动机,设计了“五船连联保”的编队模式,货船还特别配备了双层底舱和可拆卸的货仓,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凭借这套周密而高效的运输体系,霍英东的船队在三年时间里,成功将数十万吨军需物资安全运抵前线,他所开辟的航线成为了支援志愿军的“生命线”。 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霍英东始终亲力亲为,全程紧盯每一个环节。这场艰巨的任务不仅锻炼了他的商业能力,更铸就了他崇高的声誉。 改革开放后,霍英东成为首批进入内地的港商,他积极投资建设了多个标志性酒店,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他还慷慨捐资,大力支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建设。 2006年,霍英东因病离世,他的遗体被盖上五星红旗,这是对他一生爱国奉献的最高致敬。 霍英东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商人,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信息来源:爱国爱港的典范——纪念霍英东先生诞辰100周年
许昌,一名男子家的电表跳闸,邻居家的灯跟着熄灭;男子把电表推上去,邻居家的灯跟着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