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单挑李元霸的,只有这三位高手!
第三位:鱼俱罗 鱼俱罗是惨死于李元霸之手的宇文成都的师父。这位老将年轻时便是百战名将,精通十八般武艺,尤其擅长春秋刀法,晚年归隐终南山,已是方外高人般的存在。爱徒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撕成两半的噩耗传来,这位白发老翁悲愤欲绝,毅然决定下山为徒报仇。 潼关城外,年过九旬的鱼俱罗单骑叫阵。面对正值巅峰、目空一切的李元霸,鱼俱罗深知硬拼绝非上策。他凭借毕生修炼的精湛刀法和炉火纯青的战斗经验,与李元霸周旋。他的春秋刀法讲究刀意连绵,变化莫测,时而如春风拂柳,时而如秋风扫叶。他并不与李元霸的巨锤硬撼,而是以精妙的步法和刀招,在李元霸狂暴的锤影中游走,刀锋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寻隙而入,几次险些伤到李元霸。 战至三十余回合,鱼俱罗虽刀法精妙,却也感到李元霸神力无穷,久战必失。为报血仇,他毅然决定使出险招——拖刀计!他佯装力怯,拔马便走。李元霸连胜之下,骄心大盛,不疑有诈,催动万里云紧追不舍。眼看距离拉近,李元霸高举双锤,准备将这“老棺材瓤子”砸成肉泥。 就在锤风即将及体的刹那,鱼俱罗身形诡异地一矮,仿佛融入马腹。李元霸志在必得的一锤顿时落空,身体因用力过猛而微微前倾。电光火石之间,鱼俱罗猛然回身,蓄势已久的毕生功力灌注刀身,那把金背乌龙刀化作一道凄厉的乌虹,自下而上反撩而出!这一刀,名为“拖刀斩金鹏”,快!准!狠!蕴含了鱼俱罗为徒复仇的决绝意志! 李元霸只觉颈间一凉,再想格挡已是不及。刀光闪过,一颗头颅冲天而起!不可一世的西府赵王,竟被这垂暮老者以智谋和绝技斩杀! 鱼俱罗的成功,在于他深谙“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他避开了李元霸力量无敌的优势,以丰富的经验、精妙的刀法和舍身一击的勇气,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复仇。
第二位:罗士信 如果说罗松代表的是“技”的极致,那么罗士信就是“力”的化身。这位“四猛之首”,是瓦岗军中一员福将,憨直勇猛,力大无穷,使用的是一杆沉重的镔铁枪。他的战斗风格与李元霸如出一辙:大开大合,以力压人,毫无花哨。 两人在四平山(或四明山)的遭遇战,堪称力量型武将的巅峰对决。罗士信听闻李元霸在阵前耀武扬威,无人能敌,当即摔碗怒吼,抄起铁枪赤足狂奔上阵。甫一照面,便是毫无保留的硬碰硬!罗士信的镔铁枪与李元霸的擂鼓瓮金锤轰然对撞! “咣——!!!” 一声巨响,声震数十里,仿佛天崩地裂!火星四溅,如同烟花绽放!巨大的冲击力让两人同时虎口崩裂,兵器脱手,双双被震倒在地!然而,这两位力量怪物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激起了滔天战意。罗士信一抹鼻血,爬起来就吼:“痛快!再来!”李元霸也露出兴奋的笑容:“好对手!战!” 两人拾起兵器,再次战作一团。锤来枪往,每一次碰撞都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尘土遮天蔽日。他们从山下打到山上,枪影锤风所过之处,山石崩裂,树木摧折。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两人依旧龙精虎猛,难分高下!最终,又是兵器死死绞在一起,如同上次一样陷入角力的僵局。若非罗松再次出手分开,这场力量之王的较量真不知要持续到何时。 罗士信证明了,在纯粹的力量领域,有人能与李元霸分庭抗礼。
第一位:罗松——以巧破力,四两拨千斤的“枪绝” 罗松这个名字,在隋唐故事的不同版本里可能叫罗春,但“四绝之首”的名号是响当当的。他是北平王罗艺的长子,罗成的异母兄长。他的枪法,得自母亲姜佩芝的真传,将姜家枪法中的“五勾枪”、“五分枪”、“子母枪”、“抽屉枪”等精髓练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江湖人称“四绝之首”,这“绝”字,就体现在他那神鬼莫测的枪法上。 罗松最耀眼的战绩,莫过于那场“一猛一杰会一绝”的传奇对决。当时,李元霸(“一杰”)与同样以神力著称的“四猛之首”罗士信(“一猛”)打得天昏地暗,两人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怪物,兵器(金锤对铁枪)死死绞在一起,谁也奈何不了谁,僵持不下,眼看就要两败俱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罗松(“一绝”)如惊鸿般出现。他没有硬碰硬,而是看准时机,手中长枪如灵蛇吐信,精准无比地刺入两件神兵交缠的缝隙。只听得一声清越的脆响,一股巧劲瞬间爆发,竟硬生生将李元霸和罗士信那如同焊死在一起的兵器震开!巨大的反震之力,甚至让激战正酣、气力消耗巨大的李元霸和罗士信都眼前一黑,当场晕厥过去。 这一枪,展现了罗松无与伦比的技巧和对战机的精准把握。他深知李元霸力大无穷,硬拼绝非上策,故而以无上的技巧,四两拨千斤,化解了这场足以毁灭双方的僵局。他是“技”的巅峰,是真正能以巧破力的“枪绝”。
大河
神话故事编的还是不行,应该是190岁出去叫镇,单挑[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