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我不要且听龙吟,我要每日一赢聊一下特朗普,不过今天说的不仅仅是这两天和普

卢诗 2025-08-22 00:04:43

特朗普:我不要且听龙吟,我要每日一赢

聊一下特朗普,不过今天说的不仅仅是这两天和普京及欧盟的会面,更多的是特朗普本身的赢学操作,因为我觉得这对于我们的意义可能会更大。

比如好多人询问我如何看待某瓣生活组70万数据女工,其实美国就是现成的参考,对的,既不是日本,也不是韩国,就是美国。女权主义是身份政治,身份政治的极致是选票大战,而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实实在在的击败了拥有百万数据女工,且政治正确拉满的黑人女性总统候选人哈里斯。

对于当前时代如何开展舆论传播,如何进行阵营动员,如何对抗政治正确,特朗普作为美国大选的胜利者绝对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我看到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敢于拱卒,草台班子没有关系,先打出去再说

例如这两天和普京会晤,许多媒体表示没有达成协议,是没有意义的空谈,我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特朗普和普京的会晤本身就是突破性的变局。

因为他打破了西方的政治正确,在这之前,民主党也好,欧盟的白左也罢,和俄罗斯沟通都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选项,甚至别说外交谈判了,俄罗斯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都会被抵制,不止一个政客试图破冰,但都被政治正确舆论挡了回去,而现在,这个政治正确被打破了。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打破政治正确,实现社会层面的火车调头,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不信,你只要思考几个问题

武大的事情出来这么久,解决了吗?

杨某的论文,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出问题,处理了吗?

参与某独的反华学者,前段时间还能大言不惭的跑到中国高校宣扬女权思想,遏制了吗?都没有吧

这些问题应该不存在任何技术难题吧,但你就是处理不了,现代社会是有组织惯性的,打破一个政治正确的难度,远超你的想象,所以特朗普的操作其实被大家低估了,他确确实实实现了欧美在社会层面的火车转弯,我们这边现在还只能踩油门。

而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做了什么惊天之举,有什么神机妙算吗?没有吧,关注俄乌这块的估计都说不出来他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吧?

事实是他就是靠着不断尝试,一开始,他打算施压泽连斯基,由此还引发了世界名画,今天你说谢谢了吗~

结果没成功,还顺带承包了全网时政自媒体三天的笑料。

之后是找季莫申科这样的乌克兰在野势力取代泽连斯基,也没成功,

也被全网群嘲,搞了半天就这种招数,

换一般人,折腾到这份上也该放弃了吧,不,他还是要搞

于是今天你们看到普京会晤,欧盟会面。

这个时间是多久呢?2月份泽连斯基白宫行,3月份秘密会晤季莫申科,现在8月会晤普京。6个月,

在我们这边,这个时间布局都不够,大家都习惯了谋而后动,讲究一个大棋局,深谋远虑,但在特朗普那边,这个时间他各种招式全给你来了一遍

所以很多人说他草台班子想一出是一出,朝令夕改,表面看确实是这样,但另一个视角,那就是他咬定方向后敢打敢拼,快速迭代

这些年来我们很多人有一个思维惯性,最终决战论,

什么意思呢?

一开始欧美民间宣扬环保女权,你觉得没用,不加生产力

后来欧美学者加入环保女权,你觉得也没用,学者们吃饱撑着

之后环保女权被系统化理论化包装,进入新闻传媒领域四处开花,你还是觉得没用,不影响大局

只要我的六代机核潜艇到位,直接平推就能结束比赛,六代机航母是最终决战兵器,必须打造的完美无瑕,所以我要付出所有精力去建造他们,其他不重要的部分,比如文科领域这些,差不多就行~多研究是浪费精力

这就是最终决战论,他相信能用一场最终决战来解决所有问题,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可以暂时搁置的。

但也因为太过看重这最终决战,太想一战定乾坤,背上了极重的心理包袱,生怕一点小事影响了最终决战,遇到什么事都先和稀泥,等打完最终决战自然就解决了,对吗?

然后有一天你发现情况不对,怎么我们的大学我们的高校都在发波伏娃的语录,年轻女大学生都在念着别人的经书。

年少的时候我看历史书,好奇日本怎么这么天真,妄想造一个过时的大和号去和美国打太平洋决战。

后来我理解了,不是他们无知,而是人就是很难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事物,在那之前没人见过航母时代,大家对于海战的认知就是战列舰决战。

敌我双方所有战列舰一字排开,枪对枪,炮对炮,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末日决战

所以我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造最大最强的战舰。然后他们被企业号打的满地找牙。

苏联在巅峰期有百万大军,六万辆坦克,后来我们知道,哪怕你把苏联的坦克数量翻一倍,可能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的敌人用的是牛仔裤和摇滚乐。

你觉得等我的六代机核潜艇到位就能平推比赛,我在等航母下水,你在等什么?

对方表示我的思想航母十年前就已经下水了,并且每一天都在发动进攻,你的社会共识在波伏娃集团军面前几年都没撑到,再拖十年你自己就炸了。你以为我还要和你拼大炮巨舰?拖死你就行了。

不要老想着末日决战,很多你为末日决战设计的武器,付出的准备,埋下的伏笔,事后看很可能是落后时代的,真正的武器一定是在战争中不断完善进化出来的,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特朗普难道一开始就想着关税大战各国通过吗?显然没有,他一开始连数据公式都是临时凑的,但有这个想法,就会有支持者,先打出去,走一步看一步,最终不就走出来了。

你是草台班子,对面搞不好也是,甚至连草台班子都不如,打着打着,对面说不定自己投了呢?

欧盟不就投了,于是一堆人傻眼了。

普京会谈,难道他一开始就想着一步到位,打破欧美政治正确,合纵连横和俄国谈出个惊天合作吗?

我觉得并没有,东边两枪不行换西边,西边两枪不行换北边,先打破局面谈起来再说,哪怕不行,那也就维持现状没有损失啊。

包括美国大选,你说那套抵制无孩爱猫女团结所有人的思路,是一开始就想好的吗?

我觉得并没有,这是我们事后倒推的结论

一开始他们可能就是想满足红脖子maga的诉求,宣扬传统价值观

结果发现无孩爱猫女在一个劲的解构社会,弄一堆无病呻吟的议题,于是打无孩爱猫女

打着打着,发现黑人男性可以团结,

打着打着,发现母亲群体也被忽视,

打着打着,发现硅谷的技术派,游戏玩家们也不爽无孩爱猫女很久了,

最后一看,居然实现了统一战线

如果一开始就这么设计呢?我告诉你,反而不可能

因为在那之前,所有人都无法想象,你一个白人红脖子能拉到黑人的票,硅谷的技术精英也不可能支持你保守红脖子,一个是种族矛盾,一个是阶级矛盾,都是不可能退让的底层矛盾,你问智库专家,他会认为你在说梦话。

阶级矛盾,本质问题啊,还有什么矛盾能压倒阶级矛盾呢?

你让智库专家来设计什么大棋局,长远规划,很可能又是那种四处妥协,四处让利,按闹分配顾及大局的策略,特朗普按这个思路去打死定了。

但是他们勇敢亮剑,拼一把,结果所有人都疯了,性别矛盾居然压倒了阶级矛盾和种族矛盾,无孩爱猫女居然把黑人男性逼到红脖子一个战壕去了。

很多人嘲笑特朗普,啊今天又赢了,每日一赢,但事实是,在这个案例上,他们还真就是靠着每日一赢,一步一步的赢下来了。

你换成那种且听龙吟,高瞻远瞩的打法,可能一开始都不敢往这块想,我一个白人红脖子怎么可能拉到黑人的票呢?还没开打自己就先放弃了。800有800的打法,

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巴黎想着柏林,巴黎柏林离你很远,

先从莱茵兰开始,从第一个机枪阵地开始。

从拒绝绥靖,拒绝道德绑架开始

哪怕以后你见到谣言都习惯性的先让子弹飞一下,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对面的成本就会上升很多。

然后打着打着,说不定你发现压根就不用打巴黎,装甲师从阿登森林一波突击过去,巴黎居然投了

所以那句话叫什么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古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不要且听龙吟,要每日一赢

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相似的。

0 阅读:0
卢诗

卢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