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知青王建全因招工要去体检,他叫上女知青杜玉娟,知青点就剩他们两人,杜玉娟就答应了,谁知到了医院,杜玉娟才看见表上写着她的名字! 1977年秋天,河北某知青点只剩下王建全和杜玉娟两个人。招工回城的名额珍贵稀少,这个机会可能改变一生。 王建全拿到招工表时手都在颤抖,他看着正在灶台前忙活的杜玉娟,悄悄做了个决定——在表格上填下了她的名字。 “走,陪我去县城体检。”王建全找了个借口,非要拉杜玉娟一起去。路上他特意绕到供销社,买了个印着“劳动光荣”的搪瓷茶缸送给她。 到了县医院,杜玉娟才发现体检表上写的竟是自己的名字。她急得直跺脚,王建全却说表格已经交了不能改。这个平时叫她“玉娟姐”的小伙子难得强硬一回:“我是男人,留下更安全些。” 其实杜玉娟的处境更困难,她家庭成分复杂,之前几次申请回城都被驳回。从原来的大队调到这个知青点时,就只剩三个天津知青了。 王建全年纪最小,却总抢着干最累的活。每次吃饭都把肉菜夹给杜玉娟,嘴上还说“照顾姐姐是应该的”。 这次招工放宽了成分限制,队长让他俩商量谁走。杜玉娟觉得王建全在农村待了八年,坚持要把机会让给他。王建全担心女知青独自留下不安全。 两人僵持不下,队长都快要收回名额了。最终还是王建全的“小计谋”解决了问题。 返城那天,杜玉娟紧握着那个新茶缸,在月台上大声喊着“我等你回来”。列车渐行渐远,王建全的身影消失在田野间。 谁也没想到,第二年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到了村里。王建全白天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复习功课,硬是考上了天津的大学。 四年后重逢时,杜玉娟在街角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圆脑袋的身影。大学毕业的王建全变得斯文了些,但笑起来还是那么憨厚。 婚礼上,知青点的“泥腿子弟弟”终于成了新郎官。现在老两口住在天津河西区,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去年重阳节社区活动,满头白发的杜玉娟还专门带着那个茶缸去展示。有人问起当年让名额的事,王建全搓着手憨笑:“好饭不怕晚嘛,你看我这不是娶回个好媳妇?” 那个印着“劳动光荣”的搪瓷茶缸至今还在他们家厨房里,漆面虽有些斑驳,字迹依然清晰。它见证了一段青春岁月,更见证了那个年代最质朴的情谊。 现在想来,人生最重要的转折,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间里。一张表格,一个茶缸,一句承诺,串起了两个人的一生。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思单纯得让人感动。没有太多算计,只有最朴素的善良和担当。王建全的选择看似“吃亏”,却意外收获了最珍贵的感情。 时光荏苒,当年的知青都已白发苍苍。但那份在困难岁月中相互扶持的情谊,却如陈年老酒般愈发醇香。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那些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往往藏着最深的情意。 信息来源: 网易订阅《在大队,他把最后回城机会给了我,回城后,我还他一辈子的幸福》
1977年秋,知青王建全因招工要去体检,他叫上女知青杜玉娟,知青点就剩他们两人,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8-22 14:44:33
0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