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演习有什么作用吗?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就通过各种演习来检验部队的协作能力,比如上世纪50年代在华北搞的那些多兵种联合训练,那时候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作战需求,探索新战术。改革开放后,演习越来越现代化,80年代开始用上电子模拟系统,部队从南方跑到北方高原,适应不同地形。进入90年代,跨区机动演习成了常态,部队长途拉练,检验后勤保障。2000年后,国防部强调实战导向,比如2005年的“北剑-2005”在朱日和基地举行,展示了部队的现代化水平。这些演习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基于国际形势的需要,确保我们在和平时期保持警惕,维护国家利益。
军事演习的作用,主要分三种,每种都针对不同需求。第一种是对外展示实力,向潜在对手发出警告,避免他们误判形势。这种演习通常公开,还用实弹,媒体报道多。比如,2024年10月14日,东部战区搞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就在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南部和东部海域进行,重点练海空警巡、封控要港要域、对海对陆打击,目的是震慑“台独”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这不是针对谁,而是正当行动,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种是军事外交性质的,跟友好国家联合搞,目的是加强互信,交流经验。像2024年7月14日至17日在湛江举行的中俄“海上联合-2024”演习,双方出动7艘舰艇,练联合侦察预警、对海打击、锚地防御等科目。这不光提升了我们的作战水平,还维护了海上安全,深化了两国合作。通过这种演习,大家互相学点东西,提高整体能力。
第三种是最常见的内部对抗演习,主要检验日常训练成果,不是为了模拟战争,而是像考试一样找出问题。朱日和基地就是典型,这里占地大,能容纳多个师同时练。2014年的“跨越-2014”演习,北京军区某机步旅当蓝军,对七大军区的红军部队对抗,结果6败1胜。举个例子,有支红军旅用铁路运装甲装备,刚到站就被蓝军炮火覆盖,全军损失,暴露了机动能力弱。另一支部队推进中被电子干扰,通信全瘫痪,只能靠原始方式指挥,显示出电子战落后。还有一次,沈阳军区某旅指挥层全“阵亡”,剩下来的继续对抗,直至结束。这类演习有导演部调控,评判标准严,目的是发现缺陷,比如机动不足、指挥弱、通信保障差、火力配置错、兵种协同不好。平时训练看不出的问题,一到现场就现形。美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也类似,他们每年轮训多个旅,演习强度高,但也常暴露问题,比如实战部队在模拟中吃亏。
这些演习的作用,不光是练兵,还推动部队改进。拿朱日和来说,通过反馈,各部队针对问题调整训练,比如加强电子防护和情报侦察。联合演习也一样,“联合利剑-2024B”检验了联合作战能力,维护了国家主权。中俄联合演习提升了海上协作,应对共同威胁。总体上,演习是部队现代化的关键,帮助我们在复杂环境下履行使命。
未来,人民解放军会继续深化演习,融入更多高科技,确保国家安全。演习不是走形式,而是实打实的准备,守护我们的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