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敢说真话的蔡正元教授一话点破:中

阿秋手作 2025-08-23 01:47:41

[微风]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敢说真话的蔡正元教授一话点破:中国雄而不霸!“无力症”很严重,说白了,中国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不欺负你们,但你们得怕我。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位居全球前列,国家实力有目共睹,但令人疑惑的是,一些小国却敢对中国采取不友好甚至对抗性的行动。 对此,台湾学者蔡正元曾表示,中国是 “雄而不霸”,还存在所谓 “无力症”,这话听着刺耳,却点破了中国独特的发展逻辑:并非没有能力强硬,而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大国路径。 中国 “不轻易强硬” 的根源藏在传统文化 “以和为贵” 的理念中,老祖宗曾说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意思是依靠道德与诚意吸引他人,而非凭借武力压制。 这种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国的现代外交:从 1954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如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强调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反对搞霸权、欺负小国。 在处理与小国的关系时,中国确实格外克制,不轻易使用经济制裁或军事施压的手段,例如,“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十年来,150 多个国家都从中获得了发展红利。 中国还是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常年超过 30%,这种基于平等合作建立的联系比强硬威慑更稳固,可有时却被部分小国误当作 “软弱”。 有人认为中国 “不敢动武” 是因为没有能力,这种看法其实完全错误,中国国防始终坚持防御性质,军费占 GDP 的比重长期维持在 1.5% 左右,远低于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 同时,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30 多年来累计派出 4 万多人次,由此可见,中国的军事力量是用来维护和平的,而非用于对外扩张。 那些小国之所以敢挑衅,一方面是摸准了中国不愿轻易开战的心思,另一方面则是背后有美国的怂恿,比如菲律宾在南海时不时挑起事端,就是认为有美国的军事支持,中国不会对其采取强硬措施。 印度在边境实施非法侵占行为,也仗着有西方国家撑腰;越南为了讨好美国,在南海搞小动作,却没有算清楚一旦双边关系恶化,中国市场对其经济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中国的克制绝非 “无力”,而是具有战略定力的体现,就像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直秉持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的态度,边境地区拥有足够力量捍卫国家主权,只是不愿轻易打破地区稳定。 蔡正元所说的 “雄而不霸”恰恰道出了中国的智慧,不搞霸权主义那套短期威慑,而是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逐步积累信任,比如中国帮助老挝修建中老铁路,让老挝从 “陆锁国” 转变为 “陆联国”,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强硬手段更能赢得长远的友谊。 短期来看,部分小国可能因误判形势或受外部势力怂恿而与中国产生摩擦,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它们迟早会明白:与中国友好合作才符合自身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 “不霸” 并非缺乏实力,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大国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比动辄动武的霸权模式更能为世界带来稳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