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酒没劲了,毛铺乏力了,劲牌连续多年停滞不前

新浪财经 2025-08-23 08:43:00

2025年8月,湖北企业百强榜单揭晓,劲牌有限公司以101.11亿元的营收再次入围。这份看似稳定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这家老牌酒企长达八年的停滞危机——自2017年突破百亿门槛后,劲牌始终在“百亿俱乐部”边缘徘徊,而同期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已跨越千亿门槛,汾酒、泸州老窖也突破300亿大关。

董事长吴少勋曾直言:“我们一直停滞不前!”更令人困惑的是,这位曾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广告语红极一时的企业家,正将企业未来寄托于2042年800亿、2053年千亿的宏大目标。当保健酒赛道增速放缓、多元化布局屡屡受挫,劲牌的“千亿梦”究竟是破局良药,还是空中楼阁?

百亿瓶颈:劲酒失速,毛铺难扛大旗

从1953年创立至今,历经72年风雨,旗下拥有“保健酒、草本白酒、中药业”三大业务板块,打造出“中国劲酒、毛铺酒、持正堂”三大核心产品品牌。2017年,劲牌迎来高光时刻,与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一同迈入酒业“百亿俱乐部”,营收规模超过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风光无限。

但好景不长,此后劲牌的营收增长便陷入停滞。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显示,2018年,劲牌销售额从2017年的104.9亿元下滑至102亿元,2019年虽小幅上涨至107亿元,2021年达到110亿元,仅较2017年增长了5亿元左右。2023年7月,在“第二届中国露酒T5峰会”上,劲牌掌门人吴少勋透露,2022年劲酒营收才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这意味着,多年来劲牌一直在百亿规模附近徘徊,难以实现突破。

劲牌的核心产品劲酒,曾经凭借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劲酒的发展逐渐失去动力。保健酒市场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保健酒行业市场规模仅8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100亿元,2022年增长至350亿元,而据《中国养生酒发展白皮书》预测,2024年有望达到580亿元。相比之下,白酒市场规模高达8000亿元,保健酒市场的天花板十分明显。

劲牌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推出了毛铺草本白酒。吴少勋将产品分为两类,保健酒回归功能属性,草本白酒主打社交活动属性。毛铺酒在市场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复制劲酒的增长神话。

以毛铺草本年份酒为例,8年市场价499元左右;52度毛铺本草年份酒12年售价759元。据2022年劲牌官方透露的数据,劲酒和毛铺酒贡献的营收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这表明,毛铺酒销量有所增长,但营收却卡在50亿元左右,难以扛起劲牌的业绩大梁。

劲牌发展停滞不前,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吴少勋曾反思,劲牌忽略了培养消费者对保健酒品类的认知,导致缺乏消费者基础;同时,保健酒无法满足社交畅饮需求,只能限量饮用,劲牌忽略了这一点。此外,劲酒还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对保健酒的需求发生变化,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存在差距。

从外部因素来看,保健酒行业规模增速不断放缓,入局该赛道的玩家却有增无减,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白酒行业巨头相继推出保健酒子品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劲牌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单一依靠保健酒很难突破“百亿瓶颈”。

多元布局:声势浩大,成效却不尽人意

面对保健酒业务的困境,劲牌掌门人吴少勋早有察觉,并提前布局多元化战略,试图在浓香、酱香、清香型白酒领域开辟新的天地,为劲牌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浓香型白酒领域,劲牌布局较早。2012年,劲牌主导成立了宜宾六尺巷酒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南溪酒业),截至2022年,劲牌对南溪酒业的投资累计达35亿元,白酒年产量2.5万吨,并计划到2027年总投资超过40亿元,年产酒达到3.5万吨。然而,南溪酒业在白酒行业的存在感很低,长期以卖原酒为主,包括劲牌的内部采购和对外贴牌(OEM)等。2022年,南溪酒业尝试推出自有品牌,一款定价300元左右的浓香型保健酒仅在小范围推广,在主流电商平台上难觅踪影,市场表现不尽人意。

酱酒领域也是劲牌的重点布局方向。2016-2017年,劲牌在仁怀大肆收购酒厂,先后收购贵州台轩酒业和贵州茅台镇国宝酒厂,并整合周边5家小酒厂,成立了劲牌茅台镇酒业有限公司和国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湖北神农架也建立了酱酒生产基地。劲牌旗下的酱酒企业具备不小的产能,国宝酒业年产能过万吨,有10万吨储酒;劲牌神农架酒业有过万吨的酱酒产能,预计2027年能达到2.1万吨产能;劲牌茅台镇酒业已实现过万吨的产能,预计2027年能实现20万吨储能。但经营效益却不佳,2023年劲牌茅台镇酒业营收为1230.68万元,亏损了3083.96万元;2021年劲牌神农架酒业营收2080.91万元,亏损2244.73万元。

市面上很少见到劲牌旗下的酱酒产品,国宝酒业2021年后推广的贵轩酱酒在电商平台上销量仅有个位数,神农架酱酒销量也仅有两位数。

清香型白酒方面,劲牌同样积极布局。劲牌投资10亿元,历时10年,在枫林镇兴建了三座原酒基地,2017年成立劲牌酿造总厂,号称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原酒生产基地。目前,劲牌清香型白酒全年产量达到7.5万吨,清香型原酒存储量达到20万吨。2023年5月,劲牌发布“清香年代”品牌,推出清香年代年份酒、光瓶酒等产品。同年12月8日,“劲牌清香年代京东自营旗舰店”正式营业,但产品销量参差不齐,定价29元/瓶的光瓶酒销售突破3万瓶,其余几款产品销量仅有几百,在淘宝上的销量更低,仅有几十。

劲牌多元化布局声势浩大,却未能换来整体业绩的增长。各细分品类都有布局,分散了劲牌的战略力量,导致各个品类的产品销量表现平平,后劲不足。劲牌用30年实现千亿的宏伟目标,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撑。吴少勋也曾坦言,目前劲牌的品牌力、营销力与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头部品牌存在差距,冲击千亿营收规模尚需时日。

在营销方面,劲牌也面临困境。除了那句经典的“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广告语,劲牌近年来缺乏拿得出手的营销案例。2022年邀请吴京代言,反响平平。劲牌努力往“年轻化”方向发展,冠名综艺节目、打造“青春劲饮”营销主题,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劲牌的渠道模式也被认为有些过时。其对经销商实行扁平化管理,万余名终端促销人员主攻饭店、大排档、夜市等大众餐饮渠道,这种模式适合便宜的劲酒,但对于浓香白酒、酱香白酒等品牌驱动型产品并不适用。

吴少勋曾坦言:“我们缺乏五粮液、汾酒的品牌力与营销力。”这恰恰点中要害。在品牌端,劲牌需跳出“保健酒=药酒”的认知误区,将“草本健康”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主张,而非单纯的功能承诺。例如,可以借鉴元气森林“0糖0卡”的概念重构,将毛铺酒定位为“社交场景中的健康伴侣”,而非“降血脂神器”。在营销端,劲牌需突破“广告语+渠道铺货”的旧模式,通过跨界联名、文化IP打造等手段,重塑品牌年轻化形象。

更关键的是,劲牌需在产能与动销之间找到平衡。60万吨的存酒固然是财富,但若无法转化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终将沦为库存负担。或许,劲牌需要学会“做减法”——集中资源打造1-2款战略大单品,而非在三香赛道平均用力。

从1953年建厂到2017年百亿突破,劲牌用64年书写了保健酒传奇;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可能需要更深刻的变革。劲牌能否打破“百亿魔咒”,或许不在于存了多少万吨酒,而在于能否真正读懂新一代消费者的心。

2 阅读:751

评论列表

枫之精华

枫之精华

1
2025-08-23 20:25

敬酒劲酒

漫步、天涯海角

漫步、天涯海角

1
2025-08-23 19:45

毛铺二两就二十多块,有太多的品牌可以选择了

杰明            ⛵

杰明 ⛵

2025-08-23 22:41

太贵了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