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想走,那就别走了!”美国测量船赖在中国海域不愿离开,中国渔民为国家领土安全,仅用了一招就让美国连连撤退。 美国测量船总打着“科研”的幌子,其实是在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拿2025年5月1日的事儿来说吧,美国“胜利号”海洋监测船在黄海海域执行所谓的“日常作业”,两艘中国渔船直接就靠了过去,最近的时候离“胜利号”只有30码。 这可把美国人吓坏了,赶紧用消防水龙头驱赶,还向附近的中国军舰发出“呼救”。这可不是头一回,近两个月里,这样的对峙事件已经是第五次了。 为啥中国渔民能让美国测量船吃瘪呢?这里面有个关键的东西——渔网。中国渔民的渔网可早就不是老辈人用的粗布麻线了,现在的渔网,大多是高强度尼龙材质,有的围网长达500米,拖网更是能达到数十吨重。这些网眼细密、韧性十足的家伙,平时是捕鱼的利器,到了美国测量船面前,就成了专克声纳的“撒手锏”。 要知道,像“胜利号”这种级别的监测船,船上装着的AN/UQQ-2拖曳阵列声纳系统,说是搞科研,实际上就是个“水下间谍”。这东西一工作,就从船后甩出一条1500米长的“尾巴”,上面布满了声纳组件,能在150到460米深的海里监听各种动静,尤其是潜艇螺旋桨的声纹,都能给你清清楚楚记下来存进数据库。 还有更先进的“无瑕号”,它的拖曳声纳更长,能达到1800米,就像一根超长的水下听诊器,恨不得把中国近海的每一寸海底都摸个透。 可这东西有个最致命的缺点:核心的接收线很纤细!一旦被渔网缠住,不仅听不见动静,稍微一挣扎,昂贵的传感器就可能被扯断。 中国渔民常年在海上作业,对自家海域的情况门儿清,哪片海域该有什么船,哪艘船看着不对劲,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一旦发现美国测量船在附近“作业”,几艘渔船就会默契地靠过去。 你想想,那些测量船动辄几千吨,在海里转个弯都费劲,而渔民的船灵活得很,能在测量船周围游刃有余地穿梭。他们不用硬撞,只要把渔网往声纳拖曳的方向一放,借着洋流的劲儿,渔网就会“自然而然”地缠上去。等美国人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声纳阵列要么被扯坏,要么就得花大力气清理,原本的侦察任务自然泡汤了。 2009年“无瑕号”在南海那回,就是被好几艘中国渔船围了个严实,船上的声纳阵列被渔网缠得乱七八糟,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退,光维修那些设备就花了不少钱,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 这种“以柔克刚”的办法,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海南渔民就曾在西沙群岛捞上来过美国的MK46鱼雷,那可是美军当时的先进装备,渔民们没多想就上交了国家,给国防科研帮了大忙;还有2012年,还有渔民在海南岛附近捞到过一米多长的缆控水下机器人,这东西能水下照相还能卫星传信,显然是来搞侦察的。 国家也没少给奖励,光2016年以来,就有91名渔民因为捞到境外间谍装置受了嘉奖。现在,渔民们出去捕鱼,眼睛都瞪得圆圆的,不光看鱼群,还得留意有没有可疑设备,碰上美国测量船在附近晃悠,自然不会客气。 更妙的是,渔民们这种“作业式拦截”还让美国人挑不出大错,毕竟在自家海域捕鱼天经地义,谁让你测量船偏要往渔网堆里钻呢? 这么多年下来,美国测量船在中国海域是越来越没底气了。他们那些号称能在9级风浪里作业的双体船,碰上中国渔民的渔网阵就没辙;那些能监听数百公里的先进声呐,只要被渔网缠上就成了摆设。 而渔民们呢,也不用喊口号,就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捕鱼本事,加上现代化的渔网设备,就把这些不怀好意的“客人”治得服服帖帖。 现在,美军估计一看到黄海海域成片的渔网就头疼,毕竟他们再先进的技术,也架不住这种“你敢来我就敢缠”的实在办法。毕竟这海域是谁的地盘,就得听谁的规矩,想打着科研的幌子搞小动作,先问问渔民手里的渔网答不答应。
“既然不想走,那就别走了!”美国测量船赖在中国海域不愿离开,中国渔民为国家领土安
依秋聊趣
2025-08-23 12:12: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