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正式向全球宣布,彻底翻脸了?外媒:张忠谋是“老狐狸”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

万事浮华 2025-08-24 06:36:08

台积电正式向全球宣布,彻底翻脸了?外媒:张忠谋是“老狐狸”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建厂大戏,堪称一场现实版的“芯片权力游戏”。从2020年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到2024年追加至650亿美元,再到2025年传闻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这场被外媒称为“豪赌”的投资背后,是全球化企业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与算计。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在2021年直言,美国半导体供应链不完整,生产成本比台湾高50%,“昂贵浪费又白忙一场”。但现实比预言更残酷。 就说建厂进度吧,本来计划得好好的,结果一再推迟。第一座工厂原本2024年就要量产5纳米芯片,后来推迟到2025年第一季度,还改成了4纳米。第二座工厂更夸张,原计划2026年生产3纳米,现在直接推到2027年甚至2028年了。 这一拖,技术都可能落后一代了,你说这不是白忙乎啥? 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工人问题,美国根本找不到足够多的熟练技术工人,台积电没办法,只能从台湾调人过去,刚开始计划在美国招4500名当地员工,结果招不到人,只能从台湾派技术人员过去,前后派了一千多人,占了初期技术人员的90%。 这来回折腾,成本能不高吗?而且当地工会还不乐意,觉得抢了他们的工作,闹了不少矛盾,这哪是建厂啊,简直是在渡劫。 成本这块就更不用提了,张忠谋早就说过成本要高50%,现在看来可能还不止,在美国,不光工人工资高,连建厂房、买设备都贵。 台积电自己也承认,未来五年因为美国工厂的影响,毛利率要下降2-4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字,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利润空间被压缩这么多,日子能好过吗? 有人说美国不是给补贴了吗?是给了66亿美元,还有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可这钱哪有那么好拿的?最近就有消息说,台积电在考虑要不要把这补贴退回去,因为美国政府想搞“补贴换股份”,这要是答应了,企业独立性就没了。 张忠谋多精明啊,他心里肯定清楚,拿了这钱,以后麻烦事少不了。所以宁愿不拿钱,也不能让别人卡住脖子。 你再看看三星的情况,就知道这不是台积电一家的问题,三星在美国德州的工厂建得差不多了,可就是不敢买设备、装设备,为啥?怕亏钱啊!他们的晶圆代工部门已经连续好几年亏损了,2023年亏了2万亿韩元,2024年更厉害,亏了4万亿。 这时候再往美国工厂砸钱,那不是往火坑里跳吗?所以说,不是这些企业不想好好干,是美国这环境实在不适合搞半导体制造。 要说美国为啥留不住半导体产业,看看历史就知道了,早在1996年,台积电就想在华盛顿州建工厂,最后就因为找不到工人黄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问题一点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 日本有个专家说得好,美国想靠自己搞成半导体全产业链,根本不可能,生产芯片需要的高端材料大多来自日本,最关键的光刻机来自荷兰,这些美国自己都造不出来,没人没材料没设备,还想搞半导体,这不就是空想吗? 但你要说台积电这是彻底向美国妥协了,也不对,人家精明着呢,把最先进的技术牢牢攥在手里。 就在美国工厂一再推迟的时候,台积电在台湾的2纳米工厂搞得热火朝天,今年3月还办了扩产典礼,4月就开始接订单了,苹果的下一代处理器都打算用他们的2纳米技术。 这说明啥?说明台积电把最核心的东西留在了台湾,美国那边建的工厂,顶多算是个“分厂”,真正的“心脏”还在台湾。 说到底,半导体这种高精尖产业,不是靠政府补贴、靠政治压力就能搞起来的,它需要完整的供应链,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需要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 这些东西,美国现在都没有,短期内也很难建立起来。台积电愿意去美国建厂,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在大国博弈中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但妥协不代表投降,张忠谋用他的方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台积电争取到了生存空间,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硬气,什么时候该退让,这种精明和定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所以外媒说他是“老狐狸”,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佩服。在这么复杂的局势下,能把企业带到今天这个地步,还能守住核心利益,这本事真不是吹的。 未来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能不能真正成功,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看来,张忠谋用他的智慧,让台积电在这场“芯片权力游戏”中,既没有得罪美国,又保住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妥协中守底线的做法,或许就是全球化企业在当今复杂局势下的生存之道吧。

0 阅读:0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