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医院一旦私有化,就会变得冷漠无情,漠视生命,这个说法对吗?这样说吧,口罩期间征用私立医院,私立医院就敢装修关门,征召私立医院的医生,响应率连10%都不到。所以虽然感情上感激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付出,但理智上我是要感恩共产党的。 2020年武汉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们连夜写请战书,把办公室改成临时宿舍,连走廊都摆满了病床,而有些私立医院却忙着贴装修通知,理由是“设备升级”,实际上就是不想被征用承担抗疫任务。 国家卫健委后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98%的新冠患者都是在公立医院治好的,可当时武汉的私立医院数量占比高达72.9%,差不多三家医院里就有两家是私立的,这种数量和贡献的反差实在太明显了。 就说武汉仁爱医院,明明一家主打妇科产科的私立医院,在一线医院连KN95口罩都凑不齐的时候,竟然通过红十字会领到了1.8万个口罩,可当患者带着发热症状找上门,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接发热病人”。 反观公立医院,协和医院的医生们戴着自制防护面罩接诊,把行政楼改造成隔离病房,甚至在院子里搭起帐篷收治轻症患者。 这种对比在数据上体现得更直观,2020年北京的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超过1亿,而私立医院只有1800多万,要知道,私立医院的数量可比公立医院多不少,可接诊量却差了这么多,这说明啥?老百姓到底更相信公立医院。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公私医院的表现更是天差地别。疫情期间,国家征召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公立医院的响应率超过90%,很多医生瞒着家人就上了前线,而私立医院的整体响应率连10%都不到。 虽然有美年大健康这样组织200人医疗队支援的私立机构,但这在整个行业里只是极少数,更多的私立医院要么停诊关门,要么把防护物资藏起来等着涨价。 西安疫情期间,有私立医院因为孕妇没有核酸证明就拒绝接诊,导致孕妇流产;还有心脏病患者被私立医院拒之门外,最后耽误了救治时间,这些事情当时都引发了全网愤怒,可资本主导的医院眼里,似乎永远是利润优先于生命。 说到底,这不是医生个人的问题,而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的。私立医院要给股东分红,要支付高昂的营销费用,自然会把成本核算看得比救死扶伤重。 就说东莞有家私立医院甚至在手术室门口挂出“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的对联,把治病救人的地方当成了摇钱树,这种价值观下,遇到疫情这种需要不计成本投入的情况,他们当然会选择退缩。 而公立医院有政府财政托底,烟台一地在2022年就投入5.71亿元支持公立医院抗疫,光是核酸检测就花了27.9亿元,这种不计回报的投入,私立医院根本做不到。 当病毒来袭的时候,公立医院的医生在算怎么抢救更多病人,私立医院的老板在算停业一天损失多少收入;公立医院在连夜扩容床位,私立医院在研究怎么把防护物资卖个好价钱;公立医院的护士累倒在岗位上,私立医院的管理层在讨论要不要趁机装修升级。 这就是为什么疫情过后大家更明白,医疗不能完全交给资本,公立医院才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公益医疗体系在托底,让老百姓在灾难面前能有地方看病、敢去看病!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现在大医院患者变少了!在武汉,即便同济、协和这样的著名医院,人也没以前那么多,专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