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酒未沾却被举报酒驾!王先生明明没有喝酒,可却被人举报酒驾,甚至准确到了车牌号。

椎名社会 2025-08-24 17:10:05

滴酒未沾却被举报酒驾!王先生明明没有喝酒,可却被人举报酒驾,甚至准确到了车牌号。这时候的王先生正在家里休息,并且吹气结果显示体内酒精含量为零。

原来,当天晚上,王先生看到赵某在他的车附近解手,便与他发生了争执。赵某气不过,就编造了王先生酒驾一事,还向民警举报了。赵某没想到,因为这个谎言,竟会付出惨重代价。

据九派快讯8月22日报道,8月18日晚上九点多,值班民警接到了一通举报电话。举报人在电话中说,他清楚看到了王先生酒后驾车,还准确报出了王先生的车牌号。

民警接到举报后,立刻开始根据举报信息进行调查。可令民警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时的王先生并不是在路上开车,而是在自己家里休息。

民警上门找到了王先生,向王先生说明来意后,王先生也是非常纳闷,他明明在家,也没有喝酒,怎么会有人举报自己酒驾呢?

民警现场对王先生进行了吹气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王先生体内的酒精含量确实为零。

民警凭借自己多年以来的判案经验,开始和王先生一起回忆当天的行程,看是否有什么得罪的人。 根据王先生的回忆,他那天晚上确实和一个人发生了口角。

当时,王先生和妻子在外面吃完饭后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回家。这时,王先生发现有一个人在自己的车旁解手。

王先生自然是无法接受这种行为,便上前对这个人进行劝阻。可这个人的语气很冲,王先生便和他发生了争吵。

民警怀疑,是不是这个人对王先生实施的恶意报复。

经过一番调查,民警发现,当天和王先生争吵的人与举报王先生的确实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赵某。

民警要求赵某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可赵某却以自己在外地等为由,拒绝配合调查。

民警又在赵某居住地对其进行依法传唤,赵某这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赵某与王先生发生争吵后,心怀愤恨,于是就编造王先生酒驾,举报了王先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这件事呢?

一、赵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报假警。

报假警是指为发泄个人情绪、寻求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当利益、报复社会和他人等,以虚构警情或者其他扰乱接处警工作秩序的方式向公安机关报警的行为。

赵某和王先生发生争执后,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编造了王先生酒驾的不实情况,并向公安机关举报,造成了警力的浪费,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

二、报假警会受到什么处罚呢?

报假警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对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严重干扰,必须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赵某与王先生发生争执,为了宣泄内心愤恨,编造了王先生酒后驾驶并向民警举报,民警出动警力调查,导致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被严重干扰。

最终,赵某因谎报警情,被民警行政拘留。

那么,您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呢?

0 阅读:55
椎名社会

椎名社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