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少年包青天》:包拯为啥非要揭开翻龙劫的真相? 重看“狸猫换太子”案,总

煜文谈娱 2025-08-26 08:20:40

重温《少年包青天》:包拯为啥非要揭开翻龙劫的真相? 重看“狸猫换太子”案,总算懂了当年没看透的事——当年觉得包拯太犟,八贤王都愿自己背锅守秘密,他偏要揪着真相不放。是啊,六子早成了卖面条的普通人,硬把“皇子”身份砸给他,让他跟仁宗抢皇位?既不现实,还可能搅乱刚稳的局势,各路势力指不定怎么借他生事,为一个人掀翻太平,值吗? 可现在再想,包拯那股“一根筋”,根本不是为了让六子当皇帝。他要的从来不是“换皇位”,是“给公道”。李妃被关二十多年,要么以为自己生了狸猫,要么以为儿子早死,疯疯癫癫活在假相里;六子打小没爹,认了二十多年“普通人”的命,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些年的冤屈、糊涂,难道就该因为“顾全大局”被压下去? 他身上那股劲,是把“人”看得重。不管是皇子还是卖面的,不管是李妃还是街边小人物,都该有知道真相的权利,都该有被还个清白的资格。八贤王是装着大局,知道掀翻真相可能乱了朝局;可包拯更像揣着“平等”,觉得再小的人,也不能被随便糊弄一辈子,再大的“稳定”,也不该踩着别人的冤屈。 就像有人说的,他像海瑞,认死理,见不得小人物受屈。哪怕知道揭开真相可能惹麻烦,哪怕皇帝最后沉默着没给“让位”的答案,他也得把那层纸捅破——不为改朝换代,就为让“李妃是娘、六子是皇子”这回事见光,让这对母子不用再活在谎言里。 不过换个角度想,要是你站在包拯的位置,一边是可能动荡的大局,一边是母子俩二十年的冤屈,会选停手还是接着查?

八贤王是皇族,必须维护皇族利益,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就是维护皇族利益。而包拯是标准的士人,在皇帝与士人共天下的宋朝,包拯捅破这件事对士人整体,却是有利可图的,打击皇族势力,至少可以逼迫皇帝进一步对士人放权,将皇权彻底困在士人的控制中!

0 阅读:4395

评论列表

回头不是岸

回头不是岸

25
2025-10-22 10:06

这种事儿太大,必须要放在阳光底下,知道的人越多,包拯就越安全,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你猜他会不会被灭口!

阿诚

阿诚

8
2025-09-02 06:52

这货根本不管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也不管六子能不能当皇帝、当好皇帝,就是为了所谓的真理,但凡换其他任何一个皇帝,九族都给他灭了

风语 回复 10-22 02:12
憨批,别人又不是让六之当皇帝!包拯就是把阴暗面翻出来晒晒!虽然短期会变得更臭,但是长期来看,这是好事。

追梦人 回复 10-23 16:13
哔哔半天也没哔哔个明白,包拯只不过一个打工的,没有皇帝授意他敢去办这案子???说白了就是皇帝借着包拯把所有的隐患都排除,这事如果包拯不办,以后别人办那就不一样了,别人办那就有可能是谋反。借着包拯的手,给当年的事平反。既然平反了,那以后就不能再闹了。事情解决了,自己还落了个明君的名声。

小小

小小

5
2025-10-24 09:18

这只是电视剧,没必要较真,真实的历史仁宗就是李妃的儿子

追梦人

追梦人

3
2025-10-23 16:12

哔哔半天也没哔哔个明白,包拯只不过一个打工的,没有皇帝授意他敢去办这案子???说白了就是皇帝借着包拯把所有的隐患都排除,这事如果包拯不办,以后别人办那就不一样了,别人办那就有可能是谋反。借着包拯的手,给当年的事平反。既然平反了,那以后就不能再闹了。事情解决了,自己还落了个明君的名声。

普利茨墨

普利茨墨

3
2025-10-22 17:06

这部剧包拯没有什么案子是该破的,凶手都该活着,为了自己所谓的真相穷追不舍

神柒 回复 10-23 11:16
卓云,崔明冲:我谢谢你的理解!

莫邪 回复 10-23 22:15
阮文浩 向天问 公孙策 赛中原都是状元人选,冲哥可是一个都没放过啊,周八斤也就是贪点小财而已也被他灭了,包拯再迟点破案,估计连他都挨嘎掉

吧噗

吧噗

2
2025-10-22 20:58

罗夏

煜文谈娱

煜文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