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女子去年网购一件旗袍,她听说不少商家仗着大家不懂,拿寿衣充当旗袍卖,活

咸鱼永不放盐 2025-08-27 13:28:11

江西南昌,女子去年网购一件旗袍,她听说不少商家仗着大家不懂,拿寿衣充当旗袍卖,活人穿的衣服一般是单扣,寿衣才用双扣,女子吓得连忙翻出那件旗袍,发现竟然有8个扣子,她顿时不淡定了……

8月27号,据观威海报道,李女士(化名)是个旗袍爱好者,可一次网购旗袍的经历,让她想想都背后发凉。

她去年在网上买了件新中式旗袍,最近她上网时刷到有个网友爆料,说不少商家会拿寿衣当普通旗袍卖,让大家买的时候擦亮眼睛。

李女士看完心里一紧,赶紧对着衣柜里的一排旗袍开始检查起来,而这一查,她还真就觉得其中一件越看越不对劲。

这件旗袍上的几个细节和网上说的“寿衣特征”全对上了!这让李女士实在无法接受。

李女士觉得旗袍既能显身材,又有东方韵味,所以柜子里有不少旗袍,平常爱买也爱穿。

去年她在平台看到件新中式改良旗袍,款式看着挺别致,价格也合适,就下单买了。

衣服到手后她试穿了一下,挺好看的,就直接收进了衣柜。

直到前几天,她在社交平台刷到条帖子,说现在好多商家坏得很,把寿衣当新中式衣服卖,活人穿的单扣,寿衣才用双扣,面料还死板不修身。

帖子下面配了张寿衣的图片,扣子排列、布料质感都和她那件旗袍有点像。

李女士仔细对比了下自己那件旗袍,这一对比,让她冷汗都下来了。

旗袍上从领口到下摆,一共8个盘扣,全是双数,也就是2、4、6、8排列。

而她之前买的其他旗袍,扣子都是单数,也就是3、5、7。

更蹊跷的是,这件旗袍的面料特别软,贴身穿一点型都没有,不像普通旗袍那样能撑出曲线。

最离谱的是胸口的扣子,轻轻一解就开了,根本不像日常衣服的设计。

她一查,说活人穿的衣服扣子得是单数,双数是给逝者用的,寿衣面料也软,为了方便穿脱,胸口开扣可能是为了入殓时方便…这些全对上了!

李女士越想越慌,赶紧翻订单想找商家理论,结果发现店铺早就关了,更别说联系客服了。

李女士把这事发到网上,瞬间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留言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有人说,有的商家就是看大家不懂,才混着买,太坏了!

也有人觉得是想多了,单双扣可能是设计问题,面料软可能质量差,不能一竿子打死。

但李女士不这么想,谁愿意花钱买件忌讳的衣服?哪怕不是寿衣,这种拿传统习俗当儿戏的商家也太不地道了!

据了解,传统服饰中确实有“单扣活人穿,双扣逝者用”的说法。

单数在传统文化里代表阳,双数代表阴,不过有的商家可能真不懂这些,或者就是为了省成本混着卖,消费者确实得留个心眼。

而寿衣和日常旗袍的生产流程、面料选择确实有区别。寿衣面料一般更软、更薄,为了方便穿脱,扣子多用盘扣,且数量常为双数。

但有些小作坊可能为了清库存,把寿衣改改当新中式卖,毕竟现在‘国潮’火,好赚钱。

如今李女士已经把那件旗袍扔了,以后再买旗袍她也学聪明了,别光看照片美不美,衣服细节都得留意,省得花冤枉钱还闹心。

那么,从法律角度,怎么看待李女士的遭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李女士购买的“新中式旗袍”如果实际是寿衣改款,那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未明确标注商品的真实用途、设计来源,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法条,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的真实属性,商家不得通过模糊描述或隐瞒关键信息误导消费。

李女士因为商家未提供真实信息,导致误购可能不符合日常穿着需求的商品,如寿衣设计不符合活人服饰传统,并产生心理不适。

如果证据充分,李女士可依据该条款要求商家承担退货、赔偿等责任,或投诉商家虚假宣传。

而电商平台作为交易中介,需要对商家资质和商品信息审核负有责任。如果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允许商家销售“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品,可能因共同侵权被追究连带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如果商家明知所售商品为寿衣改款,却以“新中式旗袍”名义销售,且未在商品详情中说明,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欺诈的核心在于商家主观故意隐瞒或虚构商品信息,导致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购买决定。

由于李女士已无法联系商家,所以维权难度比较大。但如果能通过订单记录、商品实物等证据,证明商家存在故意隐瞒商品真实用途的行为,李女士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商家“退一赔三”。

0 阅读:326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特派员!专注咸鱼派送20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