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要乱补,不然很容易伤肾。 门诊上常遇到有些患者,觉得自己肾虚、腰酸无力、小便频频,然后就开始吃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些补肾药,结果就是不但没好转,有些还更严重了;还有人反馈说吃药后人倒是精神了,但总是上火,最后就只能放弃。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药不对证。补肾这件事,最忌讳瞎补、硬补、一直补。就像地黄丸,阴虚的人吃六味地黄丸合适,阳虚的人吃了可能更怕冷;湿气重的人吃了,只会加重堵的问题。 不分体质、不看时机、不关注数量,把补肾药当保健品天天吃,和盲目吃药没区别,伤脾胃、伤代谢,时间久了,反而可能更伤肾脏。 还有,哪怕是平和的药材,吃多了都会出问题。比如一些滋补肾阴的药,像熟地,本身滋腻,如果天天吃、过量吃,脾胃运化不了,就会变成湿浊,堵在身体里,反而让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腹胀、没胃口、舌苔厚腻等问题。 所以说,补肾不是填补品,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肾确实重要,但补是为了调和,不是无休无止地添东西。就像你知道附子能补阳气,但绝不会天天吃——因为附子有毒,过则为害。 还有的人也不适合一上来就补,很多人中焦堵了,再贵的药也白搭。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人,常觉得乏力、身子弱,想着补补肾。可一看他们的舌苔,往往又厚又腻,这脾胃堵了,要补也补不了。 因为吃进去的药也好、食物也好,都要先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变成气血津液,输送到肾。脾胃被湿浊、痰湿堵着,运转不动,哪怕吃再多补肾的药,也只会堆变成负担,甚至让人上火、口干、烦躁。 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高尿酸患者,自从吃了金匮肾气丸,偶尔发作的痛风变成了每个月都有几天,简直比女人的大姨妈还规律。结果一看他舌苔,白腻,舌头,齿痕。这是脾胃有湿,运化不动。 金匮肾气丸里有熟地、山茱萸这些滋腻的药,他本就中焦堵着,吃进去不消化,反而加重了湿浊。于是我就让他补肾药,开始先调脾胃,用了些健脾祛湿的方子,等舌苔变薄、胃口好转了,再开始进补,前后调理两三个月,后来就没发作过。 我经常说补肾是为了让身体阴阳平衡,而不是一味添补。就像给花浇水,适量能让它茂盛,浇多了反而会烂根。从医四十多年,有句长寿秘诀送给大家,“肾不要乱补,药不要乱吃,话不要乱说;不管任何事,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让子弹先飞一会!”大家帮忙看看,有哪些可以补充的,请在评论区告诉我!
小姐姐公园瑜伽,好身材是练出来的
【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