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8-30 21:12:50

1970年,杨凤兰被中国派往坦桑尼亚进行援建工作。但她却被坦桑尼亚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中国回应:“支持!” 主要信源:(新京报——中国“象牙女王”被坦桑尼亚判刑15年,走私近2吨象牙) 外交部秉持公正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绝不偏袒任何违法行为,尤其是涉及中国公民在海外的重大犯罪案件。 一名中国公民因在坦桑尼亚从事象牙走私被当地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明确表示“中国绝不袒护犯罪行为”。 这名当事人名叫杨凤兰,原本是一名普通中国妇女,却一步步走向跨国犯罪。 最终成为坦桑尼亚境内规模最大的象牙走私集团头目,被称为“象牙女王”。 杨凤兰早年曾作为翻译人员参加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援助项目,这段经历使她熟悉当地语言与环境。 回国后,她被分配到北京一家机关单位负责外贸相关事务,工作了二十多年。 但是在千禧年前后,已经五十多岁的她毅然辞职,选择重返坦桑尼亚创业。 当时中坦两国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坦桑尼亚政府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中国投资者,杨凤兰看中这一机遇,决定在当地开设中餐馆。 但餐饮生意并未如预想中顺利。由于当地消费能力有限,同行竞争激烈,杨凤兰的餐馆经营日渐惨淡。 随后她将积蓄投入胡椒种植业,购买了一块七公顷的农场,利用此前工作中积累的渠道从事农产品出口。 为提升自身形象,她购置名车、雇佣保镖,还通过民间商会组织为自己谋得职务头衔,试图以“成功商人”身份拓宽人脉。 可是由于经营能力和市场环境限制,她的农业项目也未能带来稳定收益。 在经商屡屡受挫的情况下,杨凤兰逐渐走向非法领域。 坦桑尼亚作为非洲象牙资源丰富的地区,象牙黑市交易长期存在。 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呼吁保护大象,中国也于2018年起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但高额利润仍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 杨凤兰从2000年左右开始接触象牙走私,她利用在当地的人脉关系,雇佣坦桑尼亚人组成盗猎团队,并为他们提供资金与武器支持。 她自己则主要负责疏通政府关节、建立走私渠道。 随着时间推移,杨凤兰的走私网络日益扩大。 在2000年至2004年间,其团伙涉嫌猎杀超过400头大象,走私象牙制品达860件。 截至2015年,警方查证其团伙走私象牙总量达1900公斤,背后涉及的大象盗猎数量巨大。 盗猎者通常为获取完整象牙而杀害大象,每一件象牙制品都意味着一条生命的逝去。 杨凤兰的行为不仅破坏生态平衡,也严重违反国际公约与当地法律。 2015年,坦桑尼亚警方在长期调查后对杨凤兰提出正式指控,指控她为跨国象牙走私集团的首要分子。 经过四年取证与审理,2019年坦桑尼亚法院最终判处其十五年有期徒刑,并处以高额罚金。 该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亦明确表态支持依法惩处,强调中国政府对海外公民的违法行为绝不包庇。 杨凤兰的人生轨迹从参与国家援外项目,到成为跨国罪犯,最终晚年入狱,其经历令人唏嘘也更发人深省。 一方面,她曾是中国对外友好合作的参与者,熟悉两国语言与文化。 另一方面,在利益诱惑下她选择违背法律与道德,最终自食其果。 此案也再次表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对海外犯罪行为明确划清界限,维护国家形象与国际公义。 象牙走私不仅危害野生动物生存,也破坏国家间合作与信任。 尽管杨凤兰已受到法律制裁,但她的行为对非洲象种群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 此案同时提醒所有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必须遵守法律与道德底线,不能因贪图利益而迷失方向。 我国政府持续支持全球生态保护工作,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这也是对全人类共同自然遗产的负责态度。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2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