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一旦把7纳米以下制程跑通,全球芯片座次就要重新排队。
它现在拼命扩28纳米以上产能,是为了把现金流养肥,再砸钱啃先进封装和EUV替代方案,这算盘打得很细。
寒武纪把思元芯片塞进数据中心,就是想学英伟达先吃训练市场,再回头卷推理,可惜软件生态还差点火候。
工业富联造了全球一半服务器主板,利润却薄得像刀片,它想往上游芯片和下游品牌爬,必须靠国产替代打开加价空间。
华为麒麟回归中端,说明国产设备链能跑通14纳米级,这一步保住了手机基本盘,也为国产EDA和材料商争取两年窗口。
国家大基金二期砸钱方向很明白:光刻机、EDA、硅片,谁卡脖子就投谁,企业只要能把良率拉到90%,订单直接管饱。
老百姓暂时看不出差别,但国产率每涨10%,同配置手机就能便宜三百块,数据中心电费也能降一成。
EUV光刻机我们确实造不出,可先用多重曝光和先进封装顶住,这条路虽然绕远,但能把时间换回来。
中芯国际如果明年真能拿出5纳米小规模量产,你会第一时间买国产芯片手机吗?
用户17xxx85
电力奖金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时间,资金的合理性,只要是上峰口就会一窝蜂
BabyAmu
半死不活的公司。
用户10xxx38 回复 08-31 12:58
放你娘的屁!
新队
其实就是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先进制程,可以做的也是成本较高的,比较成熟的就是28纳米,多么简单的事情,在你嘴里就这么这么那么那么,搞得好厉害的样子,故意不生产先进制程似的
aaaaavvvvv
现在不是强求5,3,2nn的问题。是把14nn全产业链自给自足。够用。
用户10xxx38
必须买华为Mate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