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危险信号,北约与俄罗斯的大战即将要开始了?8月3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天天纪闻 2025-09-01 15:59:03

一个危险信号,北约与俄罗斯的大战即将要开始了?8月3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洲多国正在制定“精确方案”,准备在俄乌战争结束后向乌克兰部署多国部队,作为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这支部队将由欧洲领导,人数可达数万人,而美国除了不派地面部队外,将会在空中支援及其他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消息一出,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是不是那场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大战的前奏。   冯德莱恩透露,这个计划并非临时起意。由法国和英国主导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前几天已经举行了国防部长会议,专门讨论了组建这支多国部队的必要事项,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当具体的方案”。   更让人关注的是,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冯德莱恩和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北约秘书长吕特等还将于9月4日在巴黎继续讨论该议题。这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动作,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对战争的结束有了某种判断,或者说,是在为战争的某种走向做准备。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他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但却向欧方保证,美国将充当这支部队的“后盾”,在指挥控制系统、情报、监视等方面提供支援。   这种表态背后,是美国不想直接卷入地面冲突,却又想牢牢掌控局势的算盘。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可能提供的支援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增强乌关键城市防御;以F-16战斗机协防,由北约飞行员操作,驻扎在乌境外;由北约预警机监控俄军动向等。   这样一来,美国既能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发生地面冲突的风险,又能通过空中支援等方式保持自己在这场博弈中的影响力。   然而,这个看似周密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裂痕。北约内部对于向乌克兰派兵的问题分歧明显。目前只有英国和法国热情支持这一想法,在其他北约重量级国家中,意大利犹豫不决;波兰希望尽可能多地将军队留在国内;土耳其虽然支持,但担心与欧盟的合作出现尴尬的重叠。   这种分歧并非偶然,而是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法国支持派兵,是出于“展示欧洲战略自主”的长期考量,也是为了在对俄博弈中保持威慑力,凸显法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而意大利反对派兵,核心在于“风险大、能力有限、民意反对”,因此更愿意把支持乌克兰限定在外交和军事援助层面,而不是直接的军事介入。   更重要的是,欧洲在国防开支上的资金短缺和军事力量的薄弱程度使其在军事部署上也是捉襟见肘,尽管今年早些时候欧盟各国加强了军事开支,但落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种内部的不统一,让这个所谓的“安全保障”计划从一开始就打了折扣。乌克兰“国家网”援引分析称,如果向乌提供类似北约所能够提供的保护措施,但不给予乌北约成员国地位,那么该安全保障就只是“一份软弱的援助承诺”,最终可能沦为“纸面协议”。毕竟,没有什么安全保障可以与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相提并论。   而俄罗斯的反应,更让局势充满了火药味。要知道,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那就是“不可接受”。俄外长拉夫罗夫早就强调过,俄方不同意在没有俄方参与的情况下解决与乌克兰危机相关的安全问题和集体安全问题,“这行不通”,俄方将坚定果断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更严重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前就发出过严厉警告,北约、美国和欧洲国家直接介入俄乌冲突将完全改变冲突的本质,这“将意味着他们与俄罗斯开战”,俄方将根据所面临的威胁“作出适当决定”。   普京还指出,使用西方提供的导弹系统实施打击任务只能由北约军人负责,因此,“这不是(北约)允许或不允许乌克兰政权用这些武器打击俄罗斯的问题,是要作出决定:北约是否要直接卷入军事冲突。   如果作出这一决定,这就意味着北约直接参与在乌克兰的战争”。虽然普京没有详细说明俄罗斯可能采取哪些反制措施,但他此前曾经说过,俄方选项包括向西方的敌对国家提供俄制武器以打击西方的海外目标。   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更是直言:“北约实际上一直打着乌军的幌子与俄作战。以前,这些北约军人是顾问和教官,现在他们是雇佣兵和使用北约武器的整编部队。   是这些北约军人决定我国哪些城市将受到攻击,协调军事行动并下达命令。”他称,俄方将把美英视作参战方,将被迫使用“更加强有力、更具摧毁性”的武器,来保护俄罗斯公民。   现在,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关于战后的部队部署计划就已经被提上日程,这本身就充满了风险。俄罗斯肯定不会坐视北约部队部署到乌克兰,这被他们视为对自身安全的直接威胁。   而北约内部的分歧,又让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大打折扣。一边是欧盟和部分欧洲国家急于在战后巩固对乌克兰的影响力,防止俄罗斯卷土重来;另一边是俄罗斯明确的红线和不惜一战的警告。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品果

品果

2
2025-09-01 18:06

说俄罗斯人倔欧洲人更倔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