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穿着自己的大将军服开始逛了起

优优谈过去 2025-09-02 11:38:28

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穿着自己的大将军服开始逛了起来,正好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觉得陈赓穿上军装显得非常有精神,就赶紧找来了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凝视]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见证了新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时刻,首次军衔授予仪式在此举行,陈赓从周恩来总理手中郑重接过大将命令状。 这位52岁的将领,从湘军二等兵到开国大将,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 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幼年家境清贫,13岁时加入湘军当兵,四年军营生活让他从二等兵升至上士,1921年离开湘军后,他在长沙当铁路职员,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2年,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人生从此改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首批学员之一。在这里,他不仅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更与周恩来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东征战役中发生的一个细节至今被人津津乐道,陈赓曾在战斗中救过蒋介石,但面对个人前程与革命信仰的选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这个决定改写了他的命运,也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坚持。 1926年,陈赓被派往苏联学习情报工作,回国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担任第11军第24师第73团营长,1928年起,他在上海从事中央特科工作,负责情报收集和武装行动,成为我党早期隐蔽战线的重要骨干。 长征期间,陈赓担任干部团团长,后任红一师师长,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他后来获得大将军衔提供了关键资历,按照当时的评定标准,大将必须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长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赓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率部在太行山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该旅在他的指挥下多次重创日伪军,成为华北抗日的一支劲旅,其中,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等经典战例至今仍被军事院校作为教学案例。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参与了上党、晋南、淮海、渡江、广西等重大战役,特别是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他率部追击残敌至云南边境,为全国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授衔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评定大将军衔需要红军时期的师长资历,陈赓完全符合条件。然而他曾与老战友李聚奎开玩笑,说自己没当过师长,憨厚的李聚奎信以为真,还到处替陈赓打抱不平,说这样的功臣都评不上大将太不公平了。 授衔仪式上,毛泽东主席笑着问陈赓:“怎么样,跟着我比跟蒋介石有前途吧?”陈赓机智地回答:“主席,我这个大将不是您给的,是李聚奎给的。”这句话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也成为军史上的一段佳话。 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来到西花厅,邓颖超看到穿着大将军服的老战友神采奕奕,主动提议拍照留念,那张珍贵的合影中,邓颖超亲切地挽着陈赓的胳膊,两人如兄妹般自然。 陈赓与周恩来夫妇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上海特科时期,当年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时,陈赓还是婚礼的操办者之一,几十年的革命岁月中,这种同志情谊从未改变。 陈赓很幽默,回家后,孩子们好奇地问他是什么将,他笑着说是“芝麻将”。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不仅让他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保持斗志,也成为鼓舞战友的重要力量。 1955年首次授衔,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十大元帅、十位大将的产生,不仅是对这些军事家历史功绩的确认,更代表了新中国军队建设的新起点。 陈赓从湘军小兵到开国大将的人生历程,浓缩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相连,而选择往往决定人生的高度。 您觉得陈赓最打动您的品质是什么?是他的幽默乐观,还是在关键时刻的坚定选择?在那个充满理想与牺牲的年代,这样的品格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0 阅读:977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