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锅了!有家长质问:“每次开学都要家长包书皮,为什么印刷的时候不直接把书皮包上去,非要给全中国的家长这个时候都在包书皮,这是多少劳动力啊?你浪费了多少GDP啊?” 据e昆山8月31日报道,每年开学季,总有这样一幕:家里的餐桌上堆满了五颜六色的书皮材料,家长们坐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给每本崭新的课本穿上“新衣”。 可今年,有位家长发声质问:“为啥每年都得家长包书皮?印刷厂不直接包好不行吗?全国这么多家长都在这时候动手,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这句话一出,瞬间就戳中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现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忙,家里事也多,开学前还要抽时间包书皮,确实让人累得够呛。 而且,包书皮可不是随便贴贴塑料膜那么简单。 学校有时候对书皮材质、颜色还有花样都有要求:有的科目要纸质书皮,有的要不同颜色的塑料书皮。 买材料得跑文具店挑半天,包的时候又像贴手机膜一样,小气泡、折痕一不小心就得返工,弄得人心力交瘁。 但其实,包书皮这个传统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小时候我们新学期拿到新书,第一件事就是包书皮。 那时候没有现成塑料书皮,大家就用牛皮纸、旧报纸,或者好看的挂历纸,和家人一起裁剪、粘贴。 这不仅能保护书本,防止折角、弄脏,还带有满满的仪式感。 那为什么印刷厂不能直接把书皮包好呢? 每本书的尺寸、厚度都有微小差别,要实现统一包书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改造设备,还要改工艺,这成本可不低。 而且,孩子和家长对书皮的喜好差别很大,有的喜欢简约,有的喜欢卡通,统一包装很难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而且如果书皮损坏了,也不方便单独更换。 有家长在评论区直呼心累:“我家孩子才一年级,12本书,全都得用牛皮纸包,还得手写科目名字。我加班到晚上十点回家,结果蹲在桌子前包书包到凌晨一点,手都酸了。” 还有家长无奈晒图说:“学校规定一定要用透明塑料书皮,而且不能有图案,我跑了三家文具店才买齐。包的时候稍微歪一点,孩子就哭着嚷‘老师会说的’。” 甚至有人认真算过时间成本:“一个家长包十本书,平均每本二十分钟,全国上千万学生,加起来花掉的时间可惊人!这些时间用来工作、陪孩子,多好,偏偏全用在跟书皮较劲上。”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站出来替传统喊话,说包书皮是一种“开学仪式感”,舍不得丢掉。 有人回忆:“我小时候跟我妈一起包书皮,用旧挂历纸,她教我折角、贴胶带,我还在封面上画个小太阳。现在我给女儿包书,她坐旁边递剪刀,场景跟我当年一模一样,这种感觉特别暖。” 还有家长强调,包书皮能让孩子学会珍惜书本:“我儿子以前总把书脊折坏,自从让他自己包书皮,他知道这活儿不容易,现在翻书轻手轻脚的,还会定期检查书皮有没有破。” 你家孩子的书皮包好了吗? 信源:e昆山
炸锅了!有家长质问:“每次开学都要家长包书皮,为什么印刷的时候不直接把书皮包上去
霁雾阙任
2025-09-02 14:47:36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