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乱,也比中国强!”谁都想不到,这句话居然出自我国倾心培养的物理天才尹希之口——他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却在接受公费留学时,放弃国籍忘了本,那么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1996 年,不到 13 岁的尹希以 572 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成为该校最小的学生。在少年班期间,他成绩优异,各科成绩均在 90 分以上,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 本科毕业后,尹希申请了美国排名前 10 的著名学府,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且都获得全额奖学金,最终他选择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也是当年去哈佛读博年龄最小的学生。 2006 年,尹希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继续在哈佛做博士后,哈佛大学还打破该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他留校继续研究工作。2015 年 9 月,他晋升为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华人正教授之一。 到了 2025 年,尹希依然是哈佛物理系教授,在学术圈里十分活跃。他的研究焦点集中在低维量子引力、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等领域。他会参加在线研讨会,分享自己对 c=1 弦理论的见解,也会在团队会议中分配任务。 在国际上,他是受尊重的科学家,担任西蒙斯调查员,还是 Bootstrap 合作骨干。 尹希的个人生活也比较稳定,他留在美国工作后,找了美国妻子,育有一个女儿。有人说在纽约地铁见过他,戴着眼镜,拿着公文包,看起来十分专注。 不过,尹希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的一些言论和选择却让不少国人感到失望。他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功成名就后,我将回报祖国培育之恩”,可当他被哈佛大学聘为物理系正教授后,却加入了美国国籍。 面对 “是否考虑回国” 的多次提问,他明确表示 “美国再乱,我也不会回中国”,还坦言 “科研环境的差距,才是我选择留下的原因”。 他觉得美国高校的科研自由度更高,资金支持更充足,同行交流更成熟。 尹希的这些话和做法,让他在一些国人眼里失去了某种认同。但也有人认为,科研人才流动本来就比较复杂,涉及个人追求和环境等多种因素。 不管怎么说,尹希的选择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也让大家对人才培养和人才留用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他是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清华本科斯坦福博士,普林斯顿博士后。现在是普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