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硬了!   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即便乌克兰冲突结束后,俄罗斯的威胁也不会消失

赵柱吉 2025-09-05 10:02:04

太强硬了!   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即便乌克兰冲突结束后,俄罗斯的威胁也不会消失,为此北约准备继续对抗。   按照吕特的意思,北约是铁了心地要跟俄罗斯“杠”到底了?   这话听起来挺有威慑力的,但仔细想想,其实反映了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那种根本性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吕特不光嘴上说说,他还要求北约国家把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翻几倍,并且希望各国把GDP的3.5%拿来当军费,另外再拿1.5%做“国防相关支出”。   说白了,就是要大家多掏钱买武器、搞军事。这对欧洲国家来说压力不小,毕竟很多欧洲经济体本身就不太景气,老百姓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军费一加码,教育、医疗、基建这些民生领域的投入就可能被压缩,最后埋单的还是普通人。   回过头看,北约和俄罗斯搞成今天这样,也不是突然发生的。自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北约就一直在东扩,军事力量越来越靠近俄罗斯家门口。   俄罗斯当然觉得不自在,谁愿意看到别人家的枪炮架在自家门口?于是它就强硬回应,而北约一看俄罗斯这么硬,就更觉得自己东扩有理。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就形成了“你越扩,我越怕;我越反制,你越要扩”的局面,这种安全困境一时半会儿真的难解。   乌克兰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北约已经给了乌克兰巨额军事援助,光最近40天就送了价值15亿美元的防空导弹和无人机。   这么大的投入,已经把欧洲国家的武器库都快搬空了。英国媒体自己都承认库存见底,德国也说得到2030年才补得上这个窟窿。但即便这样,北约还在不断加码,这仗打得真是烧钱又烧资源。   不过,北约现在的战略也在变,以前还分什么前线国家和后方国家,现在吕特直接说“我们都在东部前线”,意思是整个北约地盘都得当做一个整体来防御。   德国已经打算增加五六万现役士兵,还要往东部部署兵力,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北约的防御思维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再区分前后方,而是全员备战。   除了盯着俄罗斯,北约最近还把手伸到了亚太!   美国、法国和日本今年初在菲律宾海军演,法国连航母都派出去了。日本和北约也越来越近乎,双方签安全协议、搞联合军演,甚至还装了条机密情报专线。   不过吕特也明说了,不会把北约那个集体防御条款扩展到亚太伙伴。说白了,就是一起演习、共享情报可以,但真出了事,北约不会给你安全保障。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人觉得北约在亚太是想刷存在感,但又不想担责任。   北约内部也并非是齐心协力的,欧洲国家最担心的当然是俄罗斯,因为离得近,威胁实实在在。但美国呢,又想拉着北约去亚太应对别的挑战。这种分歧让北约的政策有时候显得有点精神分裂,一边要在欧洲防俄罗斯,一边又跑去亚太秀肌肉,结果两边都有点不伦不类。   欧洲国家其实也想建立独立防务,比如法国之前提过“欧洲军”的想法,但美国一反对,这事基本就黄了。说到底,欧洲在安全上还是得看美国脸色。   大国之间争来斗去,最吃亏的其实是老百姓。军费涨了,意味着能花在民生上的钱就少了。欧洲好多国家经济本来就不行,现在还得硬着头皮买武器、支援乌克兰,最后压力全转嫁到普通人身上。   能源价格涨、企业成本升、示威游行也多起来,日子确实不好过,德国经济已经衰退了,法国也是各种头疼事不断,英国脱欧后影响力大不如前。反倒是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欧洲成了美国的“二道贩子”,掏钱买美国武器再送到乌克兰,这生意做得真是划算。   外界分析认为,北约和俄罗斯这么搞对抗,短期看谁都不会赢。军事上的紧张只会让双方更不信任,安全困境越来越深。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可能不是武器和防御系统,而是外交和对话。   但现实是,现在双方谁都不愿意先软下来,好像谁先让步谁就输了似的。北约和俄罗斯如果一直这么杠下去,欧洲的安全环境只会越来越糟,普通人也盼不到安稳日子,希望有一天,双方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赵柱吉

赵柱吉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