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 就在刚刚,俄罗斯突然宣布: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总裁阿列克谢·米勒在北京宣布,俄罗斯与中国已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协议,该管道经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期限30年,且价格低于俄罗斯对欧洲的供气价格。 信息来源 普京:中国伙伴将获得合理价格,不像欧元区虚高 2025-09-04 09:47·观察者网 9月2日,于北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敲定一桩重大事宜。此决策或在能源等领域掀起波澜,引发各界密切关注。 一份长达30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就此诞生,主角正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 此绝非一桩寻常的交易。其中或暗藏玄机、牵扯诸多,远非表面那般简易,需审慎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 每年约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自西伯利亚西部启程,横跨广袤大地,穿越蒙古国的山川原野,一路浩浩汤汤,最终抵达中国新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这根管道的意义,早就超出了能源本身,它更像一个稳定器,悄悄地改变着很多事情。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全球的能源领域,仿若置身于一张宏大的能源牌桌前,且先来一探究竟这牌桌上的风云变幻。过去,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的大主顾,但现在风向全变了。 时光流转至2023年,俄罗斯天然气(俄气)于欧洲市场的份额显著下滑,占比已然降至12.7%,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欧洲能源格局的动态演变。欧洲人无奈咬牙,购入美国与卡塔尔价格离谱的液化天然气。 如此一来,工厂被迫减产,民众取暖费用亦急剧攀升,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另一边,俄罗斯则把目光坚定地投向了东方。这份长达30年的合同,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意味着未来有了稳定的大市场和可靠的收入,这在应对外部压力时,无疑是一张重要的底牌。 在这场激烈的博弈里,我们凭借自身实力与智慧,强势发声,充分彰显出令人瞩目的强大话语权,于风云变幻间稳占一席之地。 我们拿到的价格,据说每千立方米大约在250美元左右,甚至可能比“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260美元还要低。 对比一下欧洲动辄320美元以上的价格,就知道这背后是中国庞大市场规模带来的底气。 此条管道,远非中俄两方之事。 它宛如灵动丝线,紧密串联起一条跨国经济链,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织就一幅互利共赢、蓬勃发展的锦绣画卷。 在诸多关联因素之中,蒙古国堪称关键的一环。它于整体架构里的作用不容小觑,恰似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节,连接着诸多方面。 管道从它境内穿过,每年都能带来一笔相当可观的过境费,更别提还能拉动当地的基建投资,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对我们自己来说,经济上的好处更是实实在在。仅凭借价格差异,每年便可节省高达几十亿美元的开支。 如此显著的成本缩减,无疑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些钱省下来,最终会体现在我们老百姓的燃气费、取暖费和工厂的生产成本上,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坦。 把“西伯利亚力量1号”和“2号”加起来,每年从俄罗斯过来的天然气总量将达到惊人的88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中国2024年天然气总进口量的一半。 此举宛如为国家能源安全购置了一份厚重的保险,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对海上运输风险的依赖,为能源稳定供应筑牢坚实壁垒。 当然,好处还不止于此。天然气是个清洁能源,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煤炭的一半多。更多清洁能源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快地替代煤炭,让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 虽然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没有直接确认所有细节,但那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回应,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从计划2024年动工,到预计2029年通气,这条管道的建设是一项着眼未来的长远布局。 它绝非仅是一条输送能源的实体管道,更是一条蕴含深远意义的战略纽带。 它跨越地缘界限,串联起经济脉络,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意义非凡。 在今天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它证明了通过深度合作来寻求共同发展,是一条走得通、也走得远的路。
不是说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不过境蒙古吗?现在又决定通过蒙古国。等到中俄出现根本性
【128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