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是亮剑好使!北京阅兵震撼全球后,日本做出重大转变。日本向中方作出解释和承诺,已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9月3日这天我国举办了一场阅兵仪式,这场活动不仅让国内民众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吸引了全球各国的目光。 这次阅兵规模不小,有超过一万名官兵参与受阅,地面上展示了上百种现役主战装备,空中还有一百多架战机组成的梯队飞过,每一个环节都透着整齐和庄严。 和以往相比,这次展示的装备有个特点,除了大家熟悉的传统主战装备,还特别突出了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还有各种装备之间体系化搭配的编成方式。 也就是为了让外界清楚看到我国现在维护和平的实力,而国外媒体报道的时候,大多用了“里程碑式”“印象深刻”这样的说法,一方面肯定了阅兵的组织水平,另一方面也对展示出的装备技术实力给予了关注。 阅兵结束后最受关注的反应之一来自日本,毕竟我国过去大多苦难就是日本带来的。 就在阅兵当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召开了发布会,被问到如何看待我国举行胜利阅兵时,他的回应和以往日本在涉华议题上的表态不太一样。 他没有像过去那样用比较强硬的语气评论,反而重点强调了日本“绝不重蹈战争覆辙”,会一直坚持和平国家的道路,还提到已经多次向中方表明过这个立场。 这次日本的回应和之前比能明显感觉到语气上的变化。 因为以前日本在谈论涉华相关议题时,有时候会用比较尖锐的表述,甚至会直接对我国的政策提出质疑,但这次选择了“不评论意图”的克制态度,这种措辞上的调整,被不少关注中日关系的人看作是一种更审慎的外交姿态。 那为什么日本会有这样的调整呢?最表层的就是这次阅兵展示出的我国维护和平的实力,还有地区各国对稳定局势的期待,可能就是重要原因。 对日本来说,在这个时间点如果用强硬态度回应,很可能会刺激到双方的情绪,反而不利于地区稳定,而选择“低调回应+重申和平”的方式,既能避免引发更多争议,也能给两国后续的对话留下空间,算是一种平衡策略。 不过也要明确中国举办这次阅兵并不是要针对某个国家,我国纪念抗战胜利,是为了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让后人记住历史的教训,我国也多次表示,愿意和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一起,但只要大家都能尊重历史、正视历史。 现在的中日关系其实还处在比较复杂的阶段,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就比如日本直到现在都没有正视历史的打算,也从来没有想要给过去我国受到迫害的先烈道歉,而且日本近年来在军事上也开始不断的试探,似乎有复活“军国主义”的意思。 我国通过阅兵展示实力,其实也传递了双重信号,我国有能力捍卫和平,但同时我国也是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前提是只要对方能拿出诚意。 但日本显然之前没有过这样的诚意,或许是这些展示的新武器给了日本太大的震撼,不想做第一个实验这些武器的国家。 只有真诚的面对过去的历史,对伤害过的国家道歉,这才是日本现在最应该做的,原谅不原谅的另说,但起码要有这个认错的态度。 观察者网2025-09-03——日方回应“如何看待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在北京看完阅兵,韩国议员当着全球说出4个字,眨眼间冲上外网热搜韩国议长禹元植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