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太勇了!带村民用锄头打退敌军,喊 “锄头也能当武器” 唐朝最燃 “田间抗敌” 名场面!安禄山小股敌军窜到渭南乡村抢粮,踹翻村民粮囤,还动手打人。农民赵大柱看着被抢的粮食、被打的邻居,红着眼抄起身边的锄头,大喊 “乡亲们,粮食被抢了咱们活不成!跟他们拼了!” 村民们本就又气又怕,被他一喊,纷纷拿起锄头、镰刀、扁担,跟着赵大柱冲向敌军。敌军原本以为农民好欺负,没成想这群人举着农具疯了似的冲过来,锄头劈得地面砰砰响,镰刀闪着寒光。有个敌军被锄头砸中腿,疼得惨叫,其他人见状慌了神,哪还敢抢粮,连滚带爬地撤退了。 事后村民围着赵大柱欢呼,有人拍着他的肩膀说 “大柱哥,要不是你带头,咱们的粮食就全没了!你真是农民英雄,保家卫国靠的就是你这股劲!” 赵大柱擦着汗,握着还沾着泥的锄头笑 “别小看这锄头,平时能种地,遇到坏人就能当武器!咱们农民虽没兵器,可护家的劲一点不少!” 之前赵大柱种着几亩麦子,就盼着丰收给家里添点口粮。敌军来的那天,他正在地里锄草,远远看到有人闯进村子,还传来女人的哭声。跑回村一看,敌军正往马车上搬村民的粮食,邻居王大爷想拦,被一脚踹倒在地。 赵大柱脑子一热,抄起锄头就冲了过去,朝着搬粮的敌军后背就砸。敌军回头要拔刀,村民们也跟着冲了上来 —— 李婶举着烧火棍打敌军胳膊,张叔用扁担把敌军的刀打落在地。敌军也就十几个人,被几十号拿着农具的村民围着打,很快就没了气势,扔下粮食撒腿就跑。 后来官府听说这事,还派人来慰问,给赵大柱送了块 “保家勇士” 的木牌。赵大柱把木牌挂在村口,说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全村人的勇气!以后再有人来抢粮,咱们还一起上!” 村民们也编了顺口溜夸 “赵大柱,是好汉,带村民用锄头战,打退敌军保粮食,说‘锄头能当武器’,百姓称‘农民英雄’,保家卫国真勇敢!” 有人问赵大柱当时怕不怕,他说 “怕啊,可粮食是咱们的命根子,家是咱们的根,要是连这些都守不住,怕也没用!只要咱们心齐,锄头也能比刀枪厉害!” 赵大柱和村民们的 “锄头抗敌”,抗的是敌军的抢掠,守的是自家的口粮与家园。这告诉我们:英雄从不在高高的庙堂里,就在寻常的田间地头 —— 哪怕是手握锄头的农民,只要心怀护家的信念、敢为家园挺身而出,就能用最朴素的工具,筑起最坚固的防线。这份藏在乡土里的勇气,比任何武器都更有力量,也让 “保家卫国” 这四个字,有了最实在、最动人的模样!
617年,李密设“鸿门宴”杀死原瓦岗军首领翟让,亲信大将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下跪
【39评论】【36点赞】